[发明专利]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041.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金晶玻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3/40 | 分类号: | D21H13/40;D21H19/48;D21H19/6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防水 玻璃纤维 湿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属于玻璃纤维制毡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该产品是通过二次加工来实现它的阻燃和防水功能的。一般是用普通白色的玻璃纤维薄毡经过浸渍特殊的粘结剂,然后再在300℃的热风中烘干固化。该粘结剂中既有胶又包含为了实现阻燃和防水而添加的功能性材料。有时为了赋予毡一定的色彩,还要添加颜料。由于该粘结剂的固含量很低,含有大量的水分,烘干时需要大量的热能。这样的生产工艺从玻璃纤维到成品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薄毡,需要一次成型、两次浸渍和两次固化,这样的工艺既浪费能源又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采用一次成型,一次浸渍和一次固化,节约成本,将各种功能性材料加入到湿法薄毡的粘结剂中,粘结剂中各组分相互匹配,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发生凝胶现象,又保证毡的强力不会受功能性材料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玻璃纤维 65%----75%
粘结剂 10%----20%
其它功能性材料 10%---20%
其中粘结剂为脲醛树脂和丙烯酸乳液,其他功能性材料为磷酸三甲苯酯、甲基硅氧烷和颜料。
颜料为行业内常规颜料。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公称直径为10-20微米,公称长度为15-20毫米.
所述的脲醛树脂和丙烯酸乳液的质量比为2∶1~2。
所述的磷酸三甲苯酯、甲基硅氧烷和颜料分别占物料总质量的2%-10%、0.5%-2%和2%-10%。
将经过短切的玻璃纤维通过皮带秤定量地加入到白水系统,分散均匀后在成型网带上成形,经过浸渍工序淋上特殊的粘结剂,在固化炉内烘干使粘结剂固化,最后经卷取后完成。粘结剂的配方是关键,既要保证各组分相互匹配,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发生凝胶现象,又要保证毡的强力不会受功能性材料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次性成形,产品质量完全可以达到二次加工的效果,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小了产品在二次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平方米产品降低成本约0.7元,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玻璃纤维 65%
粘结剂 20%
其它功能性材料 15%
其中粘结剂为脲醛树脂∶丙烯酸乳液(质量比)=2∶1
其它功能性材料为:磷酸三甲苯酯 5%
甲基硅氧烷 0.5%
C.I.直接黑38 9.5%(均为占总物料质量的百分数)。
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公称直径为10微米,公称长度为15毫米。
将经过短切的玻璃纤维通过皮带秤定量地加入到白水系统,分散均匀后在成型网带上成形,经过浸渍工序淋上特殊的粘结剂,在固化炉内烘干使粘结剂固化,最后经卷取后完成。
产品检测数据
单位面积质量 64.8g/m2 可燃物含量 35.0%
纵向拉伸强力 215N/5cm 横向拉伸强力 120N/5cm
阻燃性能 离焰4秒内自熄 防水性能 水珠滚过略有痕迹。
实施例2
本阻燃防水型玻璃纤维湿法薄毡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玻璃纤维 75%
粘结剂 10%
其它功能性材料 15%
其中粘结剂为脲醛树脂∶丙烯酸乳液(质量比)=2∶1.5
其它功能性材料为:磷酸三甲苯酯 8%
甲基硅氧烷 2%
颜料黄FG 5%(均为占总物料质量的百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金晶玻纤有限公司,未经中材金晶玻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熔性聚酰亚胺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币清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