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交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899.X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胜;邵海波;朱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交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光通信的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随着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的大规模推进,接入网对光缆交接箱的数量需求愈来愈多,容量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减少不断增多的光缆交接箱对市容市貌所产生的影响,将相应的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和无跳纤光缆交接箱安装于现有的通信人井内已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趁势。
目前针对通信人井中使用的光缆交接箱,大多采用与市面相同的立方体结构,不适合于在井口为圆形的通信人井中使用。立方体结构光缆交接箱,箱体密封大多采用气压防水方式,等于在光缆交接箱箱体外多了一个附加的气压防水箱体,成本高;不用气压的密封条结构由于方形结构受力不均匀,导致防水结构加工难度高,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缆交接箱,采用圆柱形结构,可有效代替现有的立方体结构交接箱,更加适用于通信人井,尤其适用于井口为圆形的通信人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缆交接箱,包括圆柱形箱盖、箱体底座及内部构件,所述内部构件安装于箱体底座之上,圆柱形箱盖与箱体底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圆柱形箱盖与箱体底座通过抱箍连接,所述抱箍内侧具有V形槽,通过抱箍产生的均匀圆周力形成对密封圈的轴向夹紧。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安装于箱体底座上预设的U形槽内。
所述内部构件通过支架组合安装,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模块,其布局正面为一体化模块及直熔区,左侧为光缆引入区域,右侧为光分路器区及存纤区。
所述光分路器区能够安装普通的盒式光分路器与插片式光分路器。
所述一体化模块及直熔区用于安装熔配一体化模块或/和直熔盘。
光分路器区及存纤区竖向排列,存纤区位于光分路器区的左侧,在存纤区内设有圆弧形的走纤柱,用于盘存跳接光分路器区与一体化模块及直熔区的跳纤。
所述支架上预设有固定裸纤保护套管用的扎线条以及方便整理跳纤用的过线圈。
在内部构件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导向板,外围设置有光纤保护杆。
所述圆柱形箱盖采用金属材料并钣金加工成型。
所述圆柱形箱盖也可采用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材料(SMC)制成。
所述箱体底座上开有光缆引入孔及方便与人井内辅助安装机构组装的两个支撑脚。
所述圆柱形箱盖上设有方便起吊用的吊环螺栓和取下箱盖的两个拉手。
本发明所述光缆交接箱,采用圆柱形箱盖,将“O”型密封圈安装于箱体底座上预设的U形槽内,箱盖与箱体底座通过抱箍连接,经抱箍内侧V形槽作用,利用抱箍产生的均匀圆周力形成对密封圈的轴向夹紧,代替以往矩形箱体矩形面开槽并利用搭扣实现密封的形式,具有开启方便、快捷,能够可靠的实现防尘防水功能。交接箱内部构件通过支架组合安装,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模块,其布局正面为一体化模块及直熔区,左侧为光缆引入区域,右侧为光分路器区及存纤区,通过合理划分分区,可有效利用圆柱箱体内部的容积,清晰的划分设备的施工界面(左侧入缆区)与操作界面(右侧存纤区);可有效代替现有的立方体结构交接箱,更加适用于通信人井。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内部构件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光分器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跳纤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所述光缆交接箱光缆引入侧示意图;
图中:
1、箱盖;2、箱体底座;3、抱箍;4、“O”型密封圈;5、U形槽;6、光纤保护杆;7、箱盖导向板;8、走纤柱;9、扎线条;10、过线圈;11、光缆开剥固定装置;12、裸纤保护套管;13、光缆引入孔;14、盒式光分路器;15、插片式光分路器;16、直熔盘;17、熔配一体化模块;18、支撑脚;19、吊环螺栓;20、拉手;2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