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469.6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22;F21V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黄晓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照射装置、反射构件以及透光构件,所述反射构件与透光构件相对设置,所述照射装置侧向设置于反射构件与透光构件之间的侧缘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构件包括扩散板和设置于扩散板靠近反射构件的一侧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有若干大小不一以供光线透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包括光源和反射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一个所述照射装置,所述反射片上的通孔直径随着通孔所在位置与光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随着通孔与光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两个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相对设置在透光构件与反射构件之间的两侧位置处,所述通孔的直径由靠近光源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增大,所述通孔之间间距自前述两侧向中间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四个所述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设置在透光构件与反射构件之间的四周,所述反射片上的通孔的直径自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所述通孔之间间距自四周向中间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上的通孔的直径大小介于10微米至2毫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上的通孔的直径大小介于20微米至1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反光率大于9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漫反射型的白色反光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镜面反射的银色反光片。
11.如权利要求1至10项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厚度在1mm至2mm之间、雾度大于90%、透光率大于5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为雾度较低的透明板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构件为漫反射类型的白色反光片或者镜面反射的银色反光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构件上设置有通过丝网印刷方法印刷的印刷网点。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中空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4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斯发电系统
- 下一篇:冷装配低截割阻力耐磨镐型截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