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藤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457.3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祥;金光华;金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志祥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6406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钩藤 种子 高效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中的播种与育苗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钩藤种子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或华钩藤及其同属植物的带钩枝条,攀援状灌木。质硬,茎断面有黄白色髓部,以带钩的茎枝入药。钩藤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其钩茎和根部的药用功能又各不相同。其中钩茎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能;主治头昏目眩、血压偏高、半身不遂、全身麻木、小儿惊痫 、胎动不安等疾症。其根部具有舒经活络、祛风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风、跌打损伤等疾症。
钩藤目前市场需求量大,而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尚无大面积人工栽培。钩藤生产的传统育苗方法有分根法和插条法,其中第一种方法很难找到可分根的植株;第二种方法如果未经采用激素处理等技术其出苗率很低。种子育苗如果采用普通泡种直播方法出苗率仅为20%。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中药产业发展遭遇“源头之困”。据我国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中药资源普查统计,钩藤年需要量约90~100万kg,野生资源蕴藏量约700万kg。钩藤生长周期至少要2~4年,显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长期的大量需求,人工育种技术尚需突破,才能加速钩藤生产发展。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钩藤种植的技术方案仅有200910102628.1号《一种钩藤的规范化种植方法》,该申请件公开了钩藤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繁殖:①种苗繁育;②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2)大田移栽:①选地;② 整地;③基肥;④移栽;⑤补苗。(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②追肥; ③打花序;④修剪整形。(4)钩藤采收。 这一方法固然对种植钩藤有指导作用,但其公开的种苗繁育方法只是采用碱灰拌种直播方法,不能实现钩藤的高效育苗、快速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钩藤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实现钩藤的快速繁殖,促进钩藤生产的迅速发展。
发明人曾对钩藤种子育苗技术进行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在实践中认识到:钩藤种子表面天然地附着一层蜡质,影响了钩藤种子吸收水分和萌发,是其出苗率低的内在原因。要提高出苗率,必须祛除钩藤种子表面的蜡质和膜翅。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发明目的,发明人提供的方法包括种子采集与筛选、苗圃地选择和整理、种子播前处理、播种、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间苗移栽和苗期管理各个环节。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播前对种子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取碱性强的草木灰,经过棒锤锤细后用细筛除去杂质,放入桶中;用沸水冲入盛有草木灰的桶内,灰与水的比例为1∶3,同时搅拌,让草木灰碱充分溶解于沸水中,放置,备用;
(2) 滤出上层清液放置在盆中,按种子∶灰水为1∶5的比例,将种子倒入盆中浸泡,备用;
(3) 把种子滤出,放入已筛好的干燥草木灰中,将种子和干灰混合均匀后,手工用力搓揉,直至种子两端的膜翅充分搓掉为止,备用;
(4) 在种灰中加入细泥或细沙充分混合均匀,调整种灰泥的含水量为用手紧捏不渗水,松开能散成小块状为度,进行抛撒播种。
发明人指出:因为钩藤种子非常细微,必须通过掺入细泥沙,并带碱灰播种,才能达到均匀撒播和容易出苗。
发明人还指出:钩藤种植的其它环节,均按常规方法进行。
上述第(1)步中,所述草木灰的碱性是指其水溶液pH值为11左右的草木灰,所述筛分的细度为3mm目,所述搅拌时间为5分钟,所述放置时间为8~12小时。
上述第(2)步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2~26小时。
上述第(4)步中,所述加入细泥或细沙的重量为种子质量的4~5倍。
本发明通过采用草木灰碱对种子进行处理,祛除种子表面蜡质和膜翅,使种子能够吸水和萌发,取得了种子育苗成功,出苗率70%以上,突破了钩藤种子育苗瓶颈,解决了出苗率低的难题。从而实现钩藤的快速繁殖,促进钩藤生产的迅速发展。适用于钩藤种植和产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贵州省剑河县志祥钩藤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剑河县太拥乡下久仪村进行以下试验:
1. 种子采集、贮藏:钩藤于每年6月进入开花期,7月开始结球果,10月下旬果实开始进入成熟期。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开始采集,选择果大、色黄者为种用果球收集,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或在太阳光下曝晒,并经常翻动直到蒴果开裂,用木棒轻轻拍打球果,使种子从蒴果内脱落出来,用3mm目细筛将种子筛出,晒干后用塑料袋密封储藏,防止霉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志祥,未经金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α相和β相的双相钛合金的污染检测方法
- 下一篇:远红外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