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271.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广瀬治道;牧野勉;宫本高志;渡边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加工机械中使用的冷却液等处理液进行净化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提出一种冷却液的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对在车床、铣床等加工机械中用于切削部的润滑及冷却的冷却液(处理液)进行净化以使其能够反复使用(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现有的净化装置中,通过将来自加工机械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以除去了磁性体的状态下落供给至贮存槽,来在该贮存槽所贮存的冷却液中生成气泡(泡沫),该气泡在上浮时附着在冷却液中的异物上,从而该异物上浮至冷却液的表面。通过回收该上浮至冷却液的表面的异物来净化冷却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5-9605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净化装置中,由于是通过向贮存槽内下落供给使用过的冷却液(处理液)而使贮存在该贮存槽内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中产生气泡,因此,气泡很难遍布到贮存在贮存槽中的使用过的冷却液的各个角落,另外,由于该气泡在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停留时间也较短,因此,很难形成在贮存槽内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中溶解有更多的氧的状态。因此,在贮存于贮存槽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中厌氧性的细菌较易繁殖,成为恶臭的原因。另外,若贮存于贮存槽的使用过的冷却液的表面被油、细菌的死骸、切削粉末等异物覆盖,则使用过的冷却液中不能遍布氧,从而容易加速厌氧性细菌的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使更多的氧等气体遍布于使用过的处理液中的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为一种用于净化加工机械中的使用过的处理液的净化装置,其构成为具有:储液槽,该储液槽用于贮存所述加工机械中的使用过的处理液;泡沫产生机构,该泡沫产生机构使被供给的使用过的处理液中产生泡沫,从而生成含泡沫的使用过的处理液;处理液供给机构,该处理液供给机构抽吸所述储液槽中的使用过的处理液并将该使用过的处理液供给至所述泡沫产生机构;供给部,该供给部将在所述泡沫产生机构中生成的含泡沫的使用过的处理液向所述储液槽进行引导,并将该含泡沫的使用过的处理液供给至该储液槽;以及处理液循环机构,该处理液循环机构抽吸所述储液槽中的使用过的处理液并使其返回至该储液槽。
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能够使更多的氧等气体遍布于使用过的处理液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净化装置所使用的泡沫产生器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液体中的泡沫的尺寸和溶解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8是表示可应用于净化装置的处理液回收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净化装置所使用的吸液器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图。
图12是表示从图11所示的净化装置中的泡沫喷出管喷出的含泡沫的使用过的冷却液的状态的图。
标号说明
10:储液槽
11:导入管
12:送出管
13a、13b:壁板部件
20:泡沫产生器
21:泵
22、22a、44:空气缸
22b:氮气缸
23:流量调节器
24a、43:抽吸管
24b:液体输送管
25、45:气体输送管
26:供给管(供给部)
27、28a、28b:开闭阀
30:曝气机(槽内泡沫产生机构)
31:空气缸
32:流量调节器
40:泡沫产生器
41:空气驱动泵
42:粗过滤器
45:气体输送管
47a:第一气体输送管
47b:第二气体输送管
48a、48b:流量调节器
49a、49b:节流阀
50:第一液体输送管
51:第二液体输送管
52:供给管
52a:第一供给支管
52b:第二供给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