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设备管腔建筑墙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961.1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投国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设备 建筑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外围护领域,尤其涉及建筑物外围护与机电线路一体化的墙体。更为具体地讲,本发明属于一种复合设备管腔建筑墙体。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本发明应分为E04B小类。
背景技术
目前,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包括砌体、混凝土、板材等不同材料形式实现的多类墙体。现在的建筑墙体由主墙体结构层、结合层、饰面层等组成。连接机电设备的管线按照各自的类别独立安装于建筑墙体上。所述墙体与管线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分离,施工重复而复杂,常因混乱造成使用功能障碍,更新维护极为不便,而且施工程序难于规范,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也浪费使用面积,美观度也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克服建筑墙体与各种管线分离设计施工的、增加空间的、整合资源的、施工规范化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冬季保温效果好而夏季隔热性能高的、抗震的、易于管理及更新的、能够一体化设计与生产的,外型美观的一种复合设备管腔建筑墙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复合设备管腔建筑墙体包括建筑墙体1,在所述的建筑墙体1上设有设备接口7;主要特点在于:
所述的复合设备管腔建筑墙体有一个复合设备管腔墙面板2;
所述的复合设备管腔墙面板2固定在建筑墙体1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复合设备管腔墙面板2包括外层板3和格构4;
所述的格构4的上侧平面与所述的建筑墙体1的外侧面相连接;
所述的外层板3位于所述的格构4的下侧;
所述的格构4和外层板3之间所形成的格子内构成贯穿的通路。
在所述的贯穿的通路中附有内层5,所述的内层5为贯穿的中空体。
在所述的贯穿的中空体内设有机电管线6,所述的机电管线6连接到所述的建筑墙体1的设备接口7上。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机电设备管线与建筑墙体一体化的设计,整合了资源,从设计到施工完全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使用空间,美化了室内环境,有利于设备系统的管理、维修与升级,具有持续发展空间;更为可贵的是:本发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本发明实现了墙体的彻底防水,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提高了墙体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的附图进行扼要说明,其中:
附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复合设备管腔墙面板2的零部件分离状态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附有机电管线6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附有机电管线6和设备接口7的立体图。
附图5-1第一种格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2第二种格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3第三种格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4第四种格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5第五种格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6-1为本发明格构的纵向剖面的第一类示意图。
附图6-2为本发明格构的纵向剖面的第二类示意图。
附图6-3为本发明格构的纵向剖面的第三类示意图。
附图6-4为本发明格构的纵向剖面的第四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投国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投国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尖晶石锆质三层复合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跨障碍侦查与打击结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