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682.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位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电池 开关 充电 电路 | ||
1.一种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包括一个暂态保持电路,回流二极管,及供检测铅蓄电池温度的负温度系数电阻元件所构成,在电池充电饱和而可充电电池温度上升至设定值时,负温度系数电阻元件随温度上升降低电阻值,操控电路自动截止及转换为小电流充电;并在电池降温负温度系数电阻元件电阻值回升时,或在设定电源电压变动范围内维持小电流充电状态,而当取下铅蓄电池或切断电源时还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交流变压器(T100),交流限流阻抗(Z100)串联于交流电源与整流器(BR100)之间、直流限流阻抗(Z100)串联于直流电源与负载侧,可充电电池(B101)由饱和时具温度上升特性的可充电电池,阻隔二极管CR102及与可控硅(SCR101)呈顺向串联,限流电阻(R101)与发光二极管(LED101)并联再串联过载保护元件(F101)后与可控硅(SCR101)阳极(A)与阴极(K)及可充电电池(B101)顺向串联后通往充电电源负极,分压电阻(R102)与触发电容(C101)相串联,分压电阻(R102)一端连接与可充电电源正极,触发电容(C101)接脚另一端则与光耦合器(PC101)的晶体侧串联再通往可控硅(SCR101)的触发闸极(G),可控硅(SCR101)的阳极通往充电电源正极,光耦合器(PC101)输出端与触发电容(C101)串接点及与阴极(K)之间增设并联分流电阻(R100),光耦合器(PC101)由发光二极管构成输入侧,发光二极管相对的光感应晶体构成输出侧,其输入侧供接受耦合于可充电电池的负温度系数电阻的操控;其输出侧供与可控硅(SCR101)之间闸极串联;负温度系数电阻(NTC101)与可充电电池(B101)作温度耦合,显示用发光二极管(LED102)及与(LED102)串联的稳压二极管(ZD101)呈并联跨接于分压电阻(R102)与电容(C101)的连接点以及充电电源负极之间,放电二极管(CR101)并联于可控硅(SCR101)的阴极(K)及闸极(G)间,其极性为于可充电电池(B101)取下时能使电容(C101)经傍路分流电阻(R103)及上述二极管(CR101)构成电路,稳压电源由阻隔二极管(CR102)与充电电源输出端呈顺向串接,并由其串接点及充电电源的另一端,供并联由主动电阻(R110)与稳压二极管(ZD110)串联而成的稳压电源;稳压二极管(VZ110)的两端为稳压电源输出端,由限流电阻(R112)与光耦合器(PC101)的输入端串联,再与负温度系数电阻元件并联后共同串联分压电阻(R111),再并联于稳压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还可以加设回流二极管(FD201),为呈逆向并联于可充电电池(B101)正端与直流电源(C200)正端之间;负载并联于可充电电池(B101)负端与电源正端,正常时由电源电能驱动负载,电流中断时改由回流二极管(FD201)构成供电回路,触发电容(C101)与负载并联以稳定切换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电路中各元件的极性以串联方式匹配电源与电路的极性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可依需要选择可充电电池(B101)的正极连接电源正极而由可控硅(SCR101)的阴极(K)通往电源负极;或由可控硅(SCR101)的阳极(A)连接电源正极而由可充电电池(B101)的负极通往电源负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宽可调的铅酸电池开关式充电电路,其特征是:负温度系数电阻可以制作组合于充电器,或将全部或部分充电电路元件与可充电电池制作组合成一体,而以导线用插头和插座互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位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位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