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9658.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平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磁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永磁电机的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关键零件,根据转速不同,分别在转子上固定着不同极数的多极永磁体,目前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多数是用胶水粘附或把永磁体插入在电机转子表面,永磁体是硬脆的固体,在运输途中碰撞跌落时容易开裂;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缝隙仅在0.5-2毫米之间,缝隙越小,电机效率越高。电机在高速旋转时,粘附的永磁体常常会被离心力甩出,或者由于运转一段时间后,转子发热,永磁体内外层温差过大,而逐渐碎裂,只要有细小的碎屑甩出,被吸附在定子上就会使电机报废。这种故障在高速的大电机身上尤其容易发生,经济损失也尤为严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电机转子做了深入研究,终于解决了困扰电机界多年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永磁电机转子的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故障率大大减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包括有槽冲片,上下冲片、磁块;
有槽冲片上设置了数道孔槽,在孔槽的对应转角处开有缺口,对应叠合后,在多层叠合的冲片孔槽中插入永磁体;
上下冲片和有槽冲片的形状基本一致,仅仅是没有插永磁体的孔槽,分别叠合在插入了永磁体的有槽冲片的最外层,把永磁体封闭在转子的冲片层内部。这样设置 ,用金属冲片包围了永磁体的四周,一来使永磁体的各部位受热均匀,不易因温差而导致开裂;二来即使因碰撞摔打而导致永磁体碎裂,永磁体在磁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功效,而绝不会出现碎屑被甩出损坏电机的故障;
冲片叠合后,把冲片的转角缺口处用铸铝补满 。
本发明的好处是永磁体被封闭在冲片内部,在金属层的保护下,永磁体碎裂的概率大为减少,即使因各种原因有了碎裂,也能在磁力作用下,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功效。电机转子的故障率大为减少,使用寿命成倍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的外形图;
图2为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装配过程示意图(上方的孔槽里还没插入永磁体);
图3为一种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一种防雨百叶窗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6极电机转子冲片图;
图5为8极电机转子冲片图;
图6为10电机转子冲片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下冲片 , 2永磁体,3有槽冲片,3-1孔槽,3-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一种4极电机转子的磁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17片有槽冲片3对应叠合在一起,在4个孔槽3-1中插入了四条永磁体2,最后在有槽冲片3的最外层叠合上下冲片1,把永磁体2封闭在转子内部,再在所有冲片缺口3-2中浇铸熔铝,补齐缺口。
实施例2
6极电机转子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是使用了有6个孔槽的有槽冲片3,如图4所示,插入了6条永磁体2。
8极电机转子或10极电机转子结构类似,使用了如图5、图6所示的有槽冲片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