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814.9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李欣;陈延安;李国明;程文超;李志平;周英辉;丁超;罗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L27/18;C08K13/04;C08K7/14;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增强 聚丙烯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聚丙烯复合物的原料配方包括:
聚丙烯 48-94%
热稳定剂 0-1%
润滑剂 0-1%
界面相容剂 0-5%
短切玻璃纤维 5-30%
聚四氟乙烯 1-15%
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数均分子量在104~10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1~100 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或乙烯摩尔含量≤10%的共聚聚丙烯或两者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酚类热稳定剂、胺类热稳定剂、亚磷酸酯类热稳定剂和杯芳烃类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金属皂类润滑剂、硬脂酸复合酯类润滑剂和酰胺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相容剂为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聚丙烯、热稳定剂、润滑剂、界面相容剂、聚四氟乙烯从位于螺杆挤出机一端的主喂料口加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使短切玻璃纤维从距离所述主喂料口1/3~2/3螺杆挤出机长度的侧喂料口加入螺杆挤出机中,与其他组分一起进行熔融共混后,挤出造粒,获得所述聚丙烯复合物;所述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5~5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聚丙烯复合物的加工温度为170℃~240℃。
10.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8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钢边料收卷机
- 下一篇:加速度连续的机器人轨迹生成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