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积尘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439.6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桦锋;黄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积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笔记型计算机需装设风扇、散热鳍片等散热装置,以将外界的冷空气经由风扇导入于壳体中,使其通过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的功能。然而,散热鳍片与风扇之间存在微小间距(通常小于1毫米),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也非常小,使得自空气中吸入的灰尘及毛屑容易累积附着在散热鳍片及风扇叶片上。长时间使用之后,灰尘及毛屑累积量过多,将使散热鳍片上的热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壳体内温度上升。
由于散热鳍片上的灰尘及毛屑会阻挡空气对流,减少空气的流量,使鳍片的热交换效率变差,故风扇被迫必须提高转速,才能获得较佳的散热效果。由于风扇的转速增加,风扇的噪音相对地增加,因而积尘量的监控对于使用者而言影响颇大,必须提出改善之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积尘的方法,藉以提醒使用者散热鳍片上的积尘量过多,需进行除尘或清洁处理,以维持良好的散热效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检测积尘的方法。此检测积尘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启动一风扇,使风扇以一预定转速旋转,以产生一气流通过至少一散热鳍片。将风扇的一转速反馈信号传至一控制器,且控制器对应输出一电源信号,以保持风扇的转速为预定转速。判断电源信号是否低于一设定值,若是,则发出一积尘量警示信号。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速反馈控制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积尘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热源
20:控制器
30:风扇
40: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检测积尘的方法,是利用转速反馈控制(RPM feedback control),使系统芯片于特定温度(例如40度~80度之间)下,配合预定风扇转速,达到既定的散热效能。上述的转速反馈控制是将风扇的转速反馈信号传至控制器后,由控制器调整输出至风扇的电源大小来达成。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输出电源的方式可为直流电压输出或脉冲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输出等,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因此,控制器可根据热源(例如系统芯片或中央处理器)的温度或其运作的模式(例如待机模式、负载模式)随时调整风扇的转速。风扇的转速范围是可调整的,当系统温度越高时,控制器所输入的电源信号也越大,以使风扇的转速增加。此时,通过散热鳍片的空气流量将会增加,可将散热鳍片上的热快速地排除。然而,当灰尘及毛屑累积于风扇及散热鳍片之间,位于风扇出风口的流动阻抗(flow resistance)增加,使得通过散热鳍片的空气流量减少。当出风口的流动阻抗增加时,为了克服送风阻力而产生的静压反而增加,而静压与风扇的转速平方成正比。因此,在相同的输入电源之下,流动的阻抗增加(静压增加)将使风扇的转速提高。换句话说,配合转速反馈控制,若要达到相同转速,仅需较小的输入电源,即可维持风扇的转速为预定转速。举例来说:在自然无阻碍的入风条件下,风扇的转速若要达到3400rpm,则需要输入约4.1伏特的电压。若于风扇出风口贴附一孔径为1毫米、孔距为1.5毫米的网状物,以模拟出风口被灰尘及毛屑阻挡,则达到相同转速仅需3.4伏特的电压输入。
由上述模拟实验可知,通过控制器所输出的电源信号来判断是否由控制器输出而使风扇达到预定转速的电源低于一设定值,若是,则发出一积尘量警示信号,以告知使用者需进行除尘处理。此外,在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器来降低热源的温度,例如降低系统芯片的工作频率,以避免系统芯片的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
以下是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保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集成电路与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