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原油集输联合站减压卸油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855.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恒;龚朝国;韩玉新;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原油 联合 减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际专利分类F17D管道系统或管路技术,尤其是一种改进的原油集输联合站减压卸油工艺。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原油集输就是把油井生产的油气收集、输送和处理成合格原油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油井井口开始,将油井生产出来的原油和伴生的天然气产品,在油田上进行集中和必要的处理或初加工。使之成为合格的原油后,再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外输,或者送往矿场油库经其它运输方式送到炼油厂或转运码头;合格的天然气集中到输气管线首站,再送往石油化工厂、液化气厂或其他用户。概括地说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指以油井为起点,矿场原油库或输油、输气管线首站为终点的矿场业务。
一般油气集输系统包括:油井、计量站、接转站、集中处理站,这叫三级布站。也有的是从计量站直接到集中处理站,这叫二级布站。集中处理、注水、污水处理及变电建在一起的叫做联合站。
油井、计量站、集中处理站是收集油气并对油气进行初步加工的主要场所,它们之间由油气收集和输送管线联接。
原油集输联合站是油田原油集中处理和输送的场所,输油系统的稳定对原油生产稳定和单井计量结果影响严重。来自各种途径的采出液集中后,通常经加热炉加热、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沉降罐油水分离,原油由净化油罐外输,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中,油井、计量站、卸油池三种途径的来液全部汇聚到生产集输管汇。当卸油台卸油时,卸油池的液体通过泵打入生产集输管汇,泵压导致管汇压力升高,对单井及计量站产生回压,这一方面影响来液计量准确性,同时影响油井生产,导致产量下降;尤其是经常性卸油,其影响将非常巨大。
已公开相关专利文献较少,例如专利申请号201020585322一种原油集输管线加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组,流量传感器,循环泵组,蓄热水箱,阀门组,太阳能集热器阵列,换热器,微波换热系统,监测操作柜,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在循环泵组和阀门组的控制下将蓄热水箱内的水加热后送入到换热器后与管道内原油进行换热,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原油进入微波换热系统,所述微波换热系统将电能转换为微波能后对管道内原油进行二次换热,所述监测操作柜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组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以调整太阳能、微波的加热方式和加热功率,以自动控温。
专利申请号200720126316原油集输装置,特别是一种原油集输过程中处理大股段塞流的油气混输装置,其特征是:分离缓冲装置(2)的油气分离腔(3)与输入油气(1)通过管道连通,油气分离腔(3)的伴生气输出管道与工艺自用燃料气(4)输入端连接,分离缓冲装置(2)的集液腔与油气分离腔的油液相通,分离缓冲装置(2)内有溢流出液管(6),溢流出液管(6)与油气输送螺杆泵(7)输入端连接,油气输送螺杆泵(7)与管道分液器(8)管道连接,管道分液器(8)有外输油气口(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原油集输联合站减压卸油工艺,避免卸油时生产集输管汇压力升高,使生产集输管汇不对单井、计量间形成回压。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在卸油罐与三相分离器之间连接伴热管线,该管线外包裹电伴热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卸油台来液不进入生产集输管汇,直接通过伴热管线加热后进入三相分离器。使得生产集输管汇内压力保持正常值,既不影响计量结果,又使的各计量站和单井来油生产正常,产量稳定。保证了对各路来液的正常处理,消除了卸油时因管汇压力升高对单井及计量站计量的影响,同时消除了对单井生产的影响。该流程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原油集输联合站卸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改进的原油集输联合站减压卸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单井和计量站来液的处理流程不变。在卸油罐与三相分离器之间连接伴热管线,该管线外包裹电伴热带。
该伴热管线一端连接于卸油罐后的泵、阀之间,另一端接入加热炉与三相分离器之间的管汇。
本发明在工作时,即经由计量站、单井的来液全部汇聚到生产集输管汇,经加热炉加热、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沉降罐油水分离,原油由净化油罐外输;同时,卸油台来液不进入生产集输管汇,直接通过伴热管线加热后汇入加热炉与三相分离器之间的管线中进入随后处理流程。
本发明避免了卸油时生产集输管汇压力升高对单井、计量间形成回压的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电视智能终端产品
- 下一篇:一种视频关联推荐的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