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4904.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山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国强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环保 护炉炮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用耐火可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
背景技术
高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在中后期炉龄时,铁口都会有侵蚀,导致铁口变浅,铁流不稳定,出不净铁,甚至跑大流等情况,严重影响生产正常出铁,并最终影响了高炉的使用寿命和产量的增长。而铁口处在炉膛内部,内部温度高,一般情况下,人无法进入维修。
本发明利用锐钛矿,钒矿物质在高温下粘度较高,容易附属在铁口处,久而久之,形成熔点高的物质沉积在铁口处,使得变大的铁口逐渐得到修复,从而实现正常出铁,提高了高炉寿命。
同时炮泥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寿命一般只需要达到两三个小时即可。 因此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本发明使用了废弃的铁钩料,采煤过程中废弃的无处堆放的煤矸石,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解决了垃圾无处堆放的问题,同时也可节约了其它的资源,属于一种低成本环保性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中不产生有毒黄烟、成本低,环保,资源可循环利用,用于铁口修复的护炉炮泥,可有效解决目前炮泥产生毒害物质不环保,成本高,污染严重,无法修复出铁口等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锐钛矿:10~20份,再生铁钩料:5~15份,黑刚玉:10~20,煤矸石:10~25份,复合粘土:10~20份,石墨粉:10~35份,钒矿:8~18份,氮化硅:3~8份;外加结合剂:15~18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再生铁钩料为废弃的出铁钩拆除掉,然后经过破碎机破碎,选取3-0mmm的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该改性结合剂是将焦油或蒽油结合剂通过与过氧化钠混合加热而得到的改性结合剂。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结合剂的苯并芘含量不大于180pp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复合粘土为苏州土和广西泥的混合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炮泥产品相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出铁口的自我修复功能。
本产品与现有炮泥产品比更环保,结合剂经过处理后,使用时不冒黑烟,有害物质大幅度降低,使得高炉炉前环境大为改善。
本发明与现有炮泥产品相比,成本更低,选用煤矸石、铁钩废料等成本低的物质,明显降低了炮泥的成本,又完全能满足高炉正常生产的需要。
使用本发明后,高炉的寿命明显延长,一般高炉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20年左右,出铁口得到维护,高炉生产正常,炮泥价格下降,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可以彻底改变目前高炉炉前铁口变浅,炮泥污染严重,成本高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成本用于铁口修复的1080m3高炉用环保护炉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锐钛矿:10~20份,再生铁钩料:5~15份,黑刚玉:10~20,煤矸石:10~25份,复合粘土:10~20份,石墨粉:10~35份,钒矿:8~18份,氮化硅:3~8份;外加改性结合剂:18份;按炮泥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实施例2
一种低成本用于铁口修复的2500m3高炉用环保护炉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锐钛矿:10~20份,再生铁钩料:5~15份,黑刚玉:10~20,煤矸石:10~25份,复合粘土:10~20份,石墨粉:10~35份,钒矿:8~18份,氮化硅:3~8份;外加改性结合剂:17份;按炮泥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实施例3
一种低成本用于铁口修复的3200m3高炉用环保护炉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环保护炉炮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锐钛矿:10~20份,再生铁钩料:5~15份,黑刚玉:10~20,煤矸石:10~25份,复合粘土:10~20份,石墨粉:10~35份,钒矿:8~18份,氮化硅:3~8份;外加改性结合剂:16;按炮泥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国强,未经山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