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676.7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建良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纺丝 喷丝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
背景技术
喷丝头是化纤生产中最精密、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化纤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成本及化纤质量。人们一直在不断改进喷丝头,以适应化纤生产的发展需要。
由于湿法纺丝是在强酸强碱的环境中进行,喷丝头要求有强的抗腐蚀能力,因此在化纤生产发展初期,大多数湿法纺丝如纺粘胶纤维、晴纶丝等喷丝头均采用贵金属(如金、铂、铑、钯)的合金。近十多年来,以钽代金的喷丝头逐渐被广泛应用,其中用电化学反应制作的高硬度镀膜钽喷丝头(详见中国发明专利ZL85101505和ZL86102269)由于有良好的可纺性,已在湿法纺丝生产中代替金铂喷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化纤湿法纺丝中丝的成型及质量直接受原液与凝固液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影响,因此改进喷丝头表面和喷丝孔周围的状态,如表面光洁度、电极电位,凝固液在微孔周围的流动等,将是进一步改进湿法纺丝喷丝头的途径。
在湿法纺丝中,原液通过喷丝头的微孔被挤出喷丝头,而喷丝头又浸泡于凝固液中,原液在凝固液的物理、化学作用下凝固成丝。
图1为传统喷丝头喷丝孔剖面示意图,其出丝面2为一整体平面。如图1所示,传统的喷丝头3缺陷如下所述:以粘胶纤维生产为例,为了保证良好的纺丝性能,喷丝头3除微小的喷丝孔1本身要求很高外,纺丝出丝面91为整体平面,要求平整、光滑,可即使如此,如果原液中有微小气泡、杂质、原液本身的熟成差异,凝固液质量、原液与凝固液的接触环境等,原液在被挤出喷丝孔1后,仍然可能与喷丝头出丝面2有粘结,且粘结后不易剥离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是纺丝中产生毛丝、胶块、并丝、堵孔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其可促进原液与凝固液的充分接触,改变交汇区的大小,形状,避免膨胀体与喷丝头出丝面粘结,延长喷丝头的使用周期,降低非计划换头率,减少丝的毛丝、疵点、胶块、并丝等现象,提高丝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于本体上设有多个喷丝孔,其特征在于:每个喷丝孔包括导孔和直孔,并且在出丝面上直孔的下方具有向内凹的圆锥台,从而导致每个喷丝孔出丝口为喇叭状。
作为优选,该圆锥台的母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0-50°;
最为优选,该圆锥台的高度为喷丝孔总高度的0.15-0.20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在喷丝孔的出丝口处制作一个向内凹的圆锥台,可以改善原液、凝固液在喷丝孔孔口的流动,可促进原液与凝固液的充分接触,从而促进原液与凝固液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避免膨胀体与喷丝头出丝面粘结,延长喷丝头的使用周期,降低非计划换头率,减少丝的毛丝、疵点、胶块、并丝等现象,提高丝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喷丝头喷丝孔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喷丝头喷丝孔剖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4,于本体上设有多个喷丝孔,其特征在于:每个喷丝孔包括导孔5和直孔2,并且在出丝面3上直孔的下方具有向内凹的圆锥台1,从而导致每个喷丝孔出丝口为喇叭状,其中该圆锥台的母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0°;该圆锥台的高度为喷丝孔总高度的0.20倍。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4,于本体上设有多个喷丝孔,其特征在于:每个喷丝孔包括导孔5和直孔2,并且在出丝面3上直孔的下方具有向内凹的圆锥台1,从而导致每个喷丝孔出丝口为喇叭状,其中该圆锥台的母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0°;该圆锥台的高度为喷丝孔总高度的0.15倍。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一种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4,于本体上设有多个喷丝孔,其特征在于:每个喷丝孔包括导孔5和直孔2,并且在出丝面3上直孔的下方具有向内凹的圆锥台1,从而导致每个喷丝孔出丝口为喇叭状,其中该圆锥台的母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5°;该圆锥台的高度为喷丝孔总高度的0.18倍。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建良,未经缪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