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跌打散瘀胶囊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4220.0 申请日: 201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2397392A 公开(公告)日: 2012-04-04
发明(设计)人: 许学猛 申请(专利权)人: 许学猛
主分类号: A61K36/804 分类号: A61K36/804;A61K9/48;A61P29/00;A61P19/04;A61P19/08;A61P19/02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媖
地址: 51007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打散 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跌打散瘀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瘀热证是一种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既有热毒炽盛又见血瘀证候的一类疾病。中医学认为,瘀血的形成,一是血行不畅而凝滞,一是血离经脉,积于体内而成瘀血。由于疲劳困倦、外伤、出血、外感、寒热等因素会导致瘀血的产生,阻于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引起热证。跌打损伤所导致的筋骨受伤、骨折、脱臼等也属瘀热证之一。

跌打损伤主要包括跌扑、刀伤、殴打、闪压、擦伤以及运动损伤等导致局部或者全身的疼痛、肿胀、伤筋、踊损、出血、皮肤青紫等外伤现象,也包括呼吸时内部刺痛等内脏损伤。有的将急性软组织扭挫伤列为骨伤科中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局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跌打损伤,皮肉首当其冲,伤筋骨,则肢体正常活动受制;伤气,则气机运行失常,聚而不散,升降失调,气为血帅,气滞则血凝;伤血,则“血流不能循经流注,或血行之道不能宣通”,损伤出血者,可向体外溢出,而淤血阻滞则经络痹塞,气血运行受阻,致血脉失养,变生诸症,淤血不去而新血不生,气血凝滞不通,故见痞块疼痛,郁热化火,酿而化脓,遂呈红肿热痛,而躯体受损,气血凝滞,营卫不周,腠理空疏,久之风湿之邪乘虚侵袭,阻于肌肤,注入脉络,停着关节,致风湿症,治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兼以驱风,舒筋活络。

目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主要有两种:即内服中成药,如中华跌打丸、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三七片、七厘散等;以及外用中成药,如治伤酊、吊筋药、活血膏等,一些专利文献也记载了治疗跌打损伤的相关药物。例如,中国专利ZL200710026328.0公开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片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是由15份当归、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香附的挥发油包合物及水提物,15份延胡索的乙醇提取物,15份红花、15份骨碎补、15份自然铜的水提物,15份血竭和常用辅料制成。方法是:血竭磨粉,当归、乳香、没药、香附提取挥发油后水提、醇沉,延胡索醇提,红花、骨碎补、自然铜水提,将挥发油用b--环糊精包合,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并干燥成粉,将清膏粉,血竭粉、挥发油包合物及药用辅料,混匀,压制成或填装成胶囊粒即成。又如,中国专利ZL200610017061.4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的中药制剂,由红花、当归、骨碎补、血竭、乳香、没药、儿茶、醋煅自然铜、土鳖虫、三七、桂枝、炙南星、毕澄茄、地龙、麝香组成,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60~100目细粉,搅拌均匀,高温灭菌后,分别灌成胶囊。本发明药物选用中草药制成制剂,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治愈后无反弹现象。

这些现有的药对跌打损伤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一些中药制剂或者外用制剂可以根据不同人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有的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但有的中药制剂也有局限性,许多未经临床,治疗的药理和药效未完全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用于各种跌打损伤所导致的筋伤、骨折、脱臼等属瘀热证侯者,见效快,治疗效果好的跌打散瘀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跌打散瘀胶囊,由胶囊皮和内容物药粉组成,其内容物药粉中包括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大黄60-110g,桃仁170-200g,红花170-200g,赤芍290-320g,牡丹皮170-200g,地黄580-630g,延胡索190-230g,茯苓580-630g。

所述内容物药粉中还包括下列重量的辅料:食用油5-9g、淀粉 适量、麦芽糊精 10-25g,滑石粉 3-8g,硬脂酸镁1.0-2.5 g。

本发明所述跌打散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 将按重量称取的大黄60-110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 将按重量称取的桃仁170-200g,红花170-200g,赤芍290-320g,地黄580-630g,延胡索190-230g,茯苓580-63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7-9倍的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生药量5-7倍量的水及牡丹皮170-200g,煎煮0.5-1.5小时;

3) 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7-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学猛,未经许学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