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和/或静电抗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574.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S·马莱夏;D·萨尔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7/06 | 分类号: | G04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秘凤华;吴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静电 抗震 装置 | ||
1.一种用于保护钟表的部件(1)的抗震装置(10),所述部件(1)由至少部分可导磁的或者至少部分磁性的材料制成,和/或由至少部分导电的或者至少部分起电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部件(1)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部件(1)的第一端部(2)和第二端部(3)之间的腔室(1A)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2)和第二端部(3)两侧,所述抗震装置(10)一方面包括用于吸引所述第一端部(2)以保持所述第一端部(2)贴靠第一极部(4)的机构,另一方面包括在第二极部(6)附近的用于朝向所述第二极部(6)吸引所述第二端部(3)的机构;一方面用于吸引所述第一端部(2)的所述机构以及另一方面用于吸引所述第二端部(3)的所述机构能够沿轴向(D)在止动构件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极部(4)和所述第二极部(6)与所述部件(1)相区别,并且均位于所述腔室(1A)的周边或附近,并且均由至少部分磁性的或者至少部分可导磁的材料制成,和/或由至少部分起电的或者至少部分导电的材料制成;所述部件(1)在所述极部(4、6)之间自由地安装在所述腔室(1A)内,以便仅在所述极部(4、6)之一附近停靠在支承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10)包括用于阻尼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的运动的机构,和/或用于使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弹性返回的机构,其中所述阻尼机构和/或所述弹性返回机构设置为在震动的情况下吸收传递给所述极部(4、6)的能量,以及在所述震动之后使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返回到在所述震动之前所占据的稳定平衡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极部(4)或所述第二极部(6)包括引导机构(14;16),所述引导机构(14;16)设置为在发生震动的情况下给予所述部件(1)的强烈加速作用下通过沿轴向(D)滑动与包含在所述装置(10)中的互补的固定引导机构(15;17)协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10)包括用于阻尼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的运动的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为在震动的情况下吸收传递给所述极部(4、6)的能量,以及在所述震动之后使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返回到在所述震动之前所占据的稳定平衡的位置;所述阻尼机构是粘滞摩擦类型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10)包括用于阻尼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的运动的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为在震动的情况下吸收传递给所述极部(4、6)的能量,以及在所述震动之后使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返回到在所述震动之前所占据的稳定平衡的位置;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在相关的所述极部(4、6)和止动构件(42、44)之间的可压缩流体,所述止动构件(42、44)限制所述极部(4、6)朝所述部件(1)的相反侧的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10)包括用于阻尼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的运动的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为在震动的情况下吸收传递给所述极部(4、6)的能量,以及在所述震动之后使所述极部(4、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每一个返回到在所述震动之前所占据的稳定平衡的位置;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可变形的形状记忆震动吸收器(23、24),所述可变形的形状记忆震动吸收器(23、24)设置为消散来自震动的动能以及在震动之后恢复初始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的形状记忆震动吸收器(23、24)由固定到机板(30)或桥夹板(31)的弹性臂(50)形成,所述弹性臂(50)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在至少一个接触表面上贴靠支承宝石(46)的凸形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5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