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地一体化路由规划选择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502.9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桢;刘锋;刘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40/02;H04W8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路由 规划 选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星地一体化路由规划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任务序列确定星地传输阶段的所有星地路由规划,从所述所有星地路由规划中采样得到多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
基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构建各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一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
根据每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得到各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地面网络传输阶段的最优地面路由规划,形成多个可选总路由规划;
根据各可选总路由规划的总指标,从所述多个可选总路由规划中确定一个最优总路由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任务序列确定星地传输阶段的所有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根据任务序列中的各任务的对应的一个卫星标识和至少一个地面站标识,确定星地传输阶段的所有星地路由规划,每个星地路由规划中包含各任务对应的一个卫星标识和一个的地面站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任务可选的地面站确定星地传输阶段的所有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将各任务的卫星标识按照各任务的优先级排序,将各任务的地面站标识按时间窗口到达时间先后排序;
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将各任务的卫星标识和地面站标识分别绑定作为节点插入规划树中;
所述从所述所有星地路由规划中采样得到多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规划树,均匀采样多个叶子节点,从各叶子节点分别上溯至根节点,获得各初始星地路由规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构建各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规划树,根据邻域搜索算法获得各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一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从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一个星地路由规划插入动态树形解空间,计算得到所述一个星地路由规划的第一任务成功率、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和第一传输时延;
将所述一个星地路由规划从所述动态树形解空间中删除,从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另一个星地路由规划插入动态树形解空间,计算得到所述另一个星地路由规划的第一任务成功率、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和第一传输时延,直至计算得到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各自的第一任务成功率、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和第一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各自的第一任务成功率、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和第一传输时延,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一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各自的第一任务成功率、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和第一传输时延,从每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和所述初始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至少一个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一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从第一任务成功率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第一成功任务优先级不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至少一个初始星地路由规划或邻域星地路由规划中,选择第一传输时延最小的作为所述最优星地路由规划。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得到各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地面网络传输阶段的最优地面路由规划具体包括:
根据各地面站之间的连通性,初始化生成时延代价矩阵;
基于所述时延代价矩阵和各地面站之间的传输时延,根据Dijkstra算法得到每个最优星地路由规划对应的地面网络传输阶段的最优地面路由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5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液装置
- 下一篇:丢失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