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264.1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涉;土井孝次;额田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147 | 分类号: | G03G5/147;G03G5/07;G03G21/18;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处理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和过程。
具体地,使用充电单元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至所需极性和电势,并在充电后对其进行曝光而选择性地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除去电荷,以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使用显影单元使色调剂附着于静电潜像上而使潜像显影成色调剂图像,并使用转印单元将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上,以作为其上形成有图像的材料而排出。
已提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如下。
日本特许第3287678号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该材料体系具有分散在酚醛树脂中的导电性粉末。
日本特开2000-01974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该材料体系使用了有机-无机混合材料。
日本特开2005-234546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该材料体系使用了链聚合性材料。
日本特开2000-066424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该材料体系使用了丙烯酸类材料。
日本特开2004-24007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该材料体系包括放射性交联剂和电荷输送材料,并具有放射性交联。
日本特开2008-225043号公报、2008-225411号公报和2008-216297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最外层)的材料体系,其中在涂布液中添加了增塑剂来形成保护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由先前图像的持续历史造成的残像现象(重影)的产生得到了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感光体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含有第一化合物的聚合物和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一化合物在一个分子中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和电荷输送性骨架,所述第二化合物选自含有至少一种由下式(AA)表示的重复单元且具有10000以下的重均分子量的化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由下式(BB)表示的重复单元且具有10000以下的重均分子量的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脂肪酸酯、多元醇酯和多元醇醚:
其中,在式(AA)和(BB)中,Ra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b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在第二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第二化合物可以是在25℃和1个大气压下为液体的化合物。
在第三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功能层可以是最外层。
在第四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可以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所述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在第五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可以是由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在式(I)中,Ar1~Ar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5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D表示包含具有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基团;c1~c5独立地表示0、1或2;k表示0或1;且D的总数为1以上。
在第六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在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D可以表示具有选自以下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的基团: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基、烯丙基、乙烯基、乙烯醚基、烯丙基乙烯醚基及它们的衍生物。
在第七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功能层可以含有热自由基产生剂或其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拆卸。
在第九方面的处理盒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功能层可以是最外层。
在第十方面的处理盒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第一化合物可以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所述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在第十一方面的处理盒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第一化合物可以是由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