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监控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52515.4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知信;廖文军;郝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视频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是通过获取监控目标的视频图像信息,对视频图像进行监视、记录、回溯。然而不论是人工还是自动都做不到100%的实时识别突发事件,因此很多视频监控系统都会将视频内容记录下来,进行存储,再进行事后的查询分析。
对大规模视频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从海量的视频数据中人工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比如,当想了解一下2011年7月7日一个穿黄色上衣戴个帽子的人在本地区的活动情况时,必须调集本地区内的多个摄像装置记录的视频内容去分析。如果进行人工分析,对人的精力和毅力是很大的考验,工作效率较低。如果进行自动分析,每次处理只是一次性的,下次例如再查询穿红色上衣的人,又要对这些视频再处理一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从海量的视频数据中查询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视频内容并存储视频内容,同时获取视频内容的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根据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生成用于查询的监控文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摄像装置、录像装置和文件管理装置:摄像装置,用于采集视频内容并发送到录像装置,同时获取视频内容的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发送到文件管理装置;录像装置,用于存储摄像装置采集的视频内容;文件管理装置,用于根据摄像装置获取的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生成用于查询的监控文件。
上述方案可以通过获取视频内容的同时获取相关的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并生成用于查询的监控文件,以便于查询具有特定服饰特征的视频内容,从而提高了从海量视频信息中查询具有特定服饰特征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的系统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的另一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能够存储服饰特征信息并基于服饰特征信息进行双向高效检索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实现这种系统的方法,解决了从海量视频信息查找具有特定衣物特征的人效率较低的难题。
图1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示范性组网示意图。
图1包括监控摄像机11、录像终端12、服务器13和查询终端装置14。图1中的监控摄像机11可以是依场景需要由多个监控摄像机组成的摄像机组群,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监控摄像机11采集视频内容并发送到用于存储所述视频内容的录像终端12。监控摄像机11在采集视频内容的同时,获取视频内容的特定信息,发送到服务器13。服务器13根据所述特定信息,生成用于查询的文件。查询终端装置14查询服务器13生成的文件,获取与特定信息相关联的由录像终端12输出的视频内容。
视频内容的特定信息可以包括视频内容中的时间信息,例如人物对象持续出现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还可以包括此时间间隔内该人物对象的服饰特征信息等。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的方法20。方法20可以由图1组网的示范性监控系统实现。如图2所示,方法20包括:
步骤21,采集视频内容并存储所述视频内容,同时获取所述视频内容的时间信息和服饰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膜装置及其运用方法
- 下一篇:粒子分析仪及其粒子测试控制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