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218.X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常仕文;郎明伟;班克成;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性 集料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用的混凝土,尤其是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对建筑物自身承重、自身重量、耐久性以及充填时的流动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混凝土具备大流动性、轻质高强、耐久性才能满足工程需要,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则正好具有此种特点。现有技术中,如名称为“一种轻质高强石渣粉混凝土节能砌块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010567249.2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按重量比为水泥:石渣粉:聚苯乙烯颗粒:厚壁空心微珠:粘结剂:水=1:3~5:0.03~0.06:0.5~0.8:0.01~0.02:0.35~0.5配置的原料,经搅拌、成型、静置、养护后制得建筑砌块。该种建筑砌块能满足建筑物强度等方面的需要,但其流动性尚待提高,才能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由于我国轻集料资源丰富、但目前有关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研究较少,且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尚不能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需要;因此研制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水泥:300—400,矿渣粉:30—70,粉煤灰:70—120,细集料:600—700,陶瓷颗粒:500—600,水:150—200,外加剂:10—15。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的细集料,为人工机制砂与长江砂的混合物,人工机制砂占20—40%,长江砂占60—80%。
所述的陶瓷颗粒,为5—16mm连续级配陶瓷颗粒,添加时要预湿0.2—3小时。
本发明的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的轻集料混凝土,在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要求的强度、刚度、自身重量等性能要求的同时,尤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充填性能显著增加。
2、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能、轻质高强、吸水率小等特点。
3、人工机制砂与长江砂的混合形成的细集料,能形成从0.075mm—4.72mm粒度的分布,在混合过程以及充填到模板形成混凝土构件后,能充满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各种孔径的间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4、大大简化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
5、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或抗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水泥:300—400,矿渣粉:30—70,粉煤灰:70—120,细集料:600—700,陶瓷颗粒:500—600,水:150—200,外加剂:10—15;
其中的水泥,选取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品,如重庆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42.5R水泥;矿渣粉,选取重庆市睿亮建材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粉煤灰,选取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品,如重庆华能硌璜电厂生产的Ⅱ级产品;细集料,为人工机制砂与长江砂的混合物,人工机制砂占20—40%,长江砂占60—80%,人工机制砂选取重庆市睿亮建材有限公司水洗机制砂,长江砂选取重庆金刚坨地区出厂的产品;陶瓷颗粒,选取正规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品,如宜昌宝珠页岩陶粒有限公司生产的4.7—16mm连续级配陶瓷颗粒(常用的是5—16mm的粒度),添加时要预湿一段时间(0.2—3小时);外加剂,作为减水剂能降低水的用量,选取正规外加剂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品,如福建科之杰公司的萘系泵送剂,或其他合适的减水剂等。
本发明的长江砂,长江砂选用长江特细砂,其性能指标见表1.1及表1.2。
表1.1 长江砂筛分结果
表1.2砂物理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人工砂,人工砂又称人工机制砂,其性能指标见表1.3及表1.4。
表1.3 人工砂筛分结果
表1.4砂物理性能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热钢丝绳芯输送带的表面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轧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