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1677.6 申请日: 2011-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2586991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关辉;许正付;方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3D13/00 分类号: D03D13/00;D03D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600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骑兵 组织 静电 面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织防静电面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

背景技术

在静电敏感场所如电子、光学仪器、制药、微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或在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如制造烟花、爆竹,加油站等,使用防静电服可防止因静电集聚而发生危险;以前的防静电面料采用:①织物用抗静电整理剂作后整理;②以提高织物吸湿性为目的的纤维接枝改性、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这二类方法的作用机理均属提高织物回潮率、降低绝缘性,加速静电泄漏。因此,如果在干燥环境中或经过多次洗涤后,效果或不耐久、或不显著,通常只是在普通服装用织物上应用。中国专利CN201020557153.3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面料,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基体,所述织物基体中织入碳纤维,所述碳纤维为长丝纤维,所述织物基体的两面贴合有聚氨酯薄膜,所述聚氨酯薄膜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织物基体为斜纹面料,采用两上一下结构。该防静电面料采用的是两上一下结构的骑兵斜组织,织物总紧度不高,质地松疏、耐磨性差,从而影响了防静电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该面料质地紧密、耐磨性好、防静电功能耐久,不会因为日常的洗涤以及摩擦而显著减弱防静电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经纱、纬纱、导电丝与涤棉包缠而成的抗静电纱,所述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织物基体,织物基体采用的是四上一下三上一下四上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结构的复合斜纹组织;织物基体中嵌织入抗静电纱,经纱与抗静电纱按一定的间隔均匀排列。

所述织物基体总紧度是103.77%,其中经向紧度是126.2%,纬向紧度是85.6%;经纱密度是240根/英寸,纬纱密度是98根/英寸;经纱与抗静电纱按56∶1的间隔均匀排列,每两根抗静电纱之间的间距是5.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基体采用的是四上一下三上一下四上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结构的复合斜纹组织,纹路清晰,极富立体感;经、纬纱排列密度大,紧度高,使织物厚实、紧密,耐磨性好,面料本身不发尘,且滤尘率高;另外抗静电纱均匀地嵌织入织物基体中,隐藏于经、纬纱之间,不会因为日常的洗涤以及摩擦而显著减弱防静电性能。该面料在抗静电性能以及防尘性能上完全满足防静电服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静电面料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防静电面料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可见,本发明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包括经纱1、纬纱2、抗静电纱3。该面料的规格是:[T/JCF 45+(T/C45+E20D))*16240*9863″防静电骑兵斜。具体地说,经纱1采用的是T/JCF 45经纱,纬纱2采用的是16英支纬纱,抗静电纱3是由20D导电丝与涤棉45支纱包缠而成的,以增加面料防静电效果。经纱1密度是240根/英寸,纬纱2密度是98根/英寸。门幅是63英寸。所述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织物基体,织物基体采用的是四上一下三上一下四上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结构的复合斜纹组织。所述织物基体总紧度是103.77%,其中经向紧度是126.2%,纬向紧度是85.6%。织物基体中嵌织入抗静电纱3,经纱1与抗静电纱3按56∶1的间隔均匀排列,每两根抗静电纱3之间的间距是5.5mm。

在制造本发明骑兵斜组织的防静电面料时,需要按照以下工序操作:

1、并纱采用合适的退绕方式:选择适当的退绕方式对降低断头很重要,经过大量试验,最后采用轴向退绕方式。采用合理的并纱速度;一般品种并纱线速度500~600米/分,生产抗静电纱时,根据并纱机的机型和性能、与涤棉混纺纱的特数、纱线质量情况等采用不同的并纱线速度,掌握在200~300米/分较为合理。采用合理的并纱张力:为保证抗静电纱退绕时不歪气圈以减少和筒管的摩擦,对不光滑的筒管用金相砂纸打磨,对并纱通道进行揩擦保证光洁,对张力片进行称重保证重量一致,经过多次试验,选用合适重量的的张力片,减小了张力差异。

2、采用合理的倍捻机锭速、捻度和张力:由于抗静电纱在面料中不能有断裂现象,因此锭速要适当降低,一般在5000~7500r/min较合适。在不出小辫子和成形良好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棉纱捻度、采用最小的张力和合适的超喂比,以降低断头。

3、整经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宜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