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内外鞘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536.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龙刚;龙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刚;龙学平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窥镜 内外 导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内外鞘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内窥镜一般内外鞘之间直接接触,进行相对运动,内管的软鞘直接跟外鞘相连,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地更换软鞘内的器械,由于自身的管质材料柔软易变形,很容易造成软鞘弯折,长期使用会使得器械灵敏度降低,内窥镜软鞘损耗大,易造成光纤镜的损坏,同时由于管道弯折会带来手术操作不便,给手术的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窥镜用的内外鞘导向机构,使其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操作准确度高,软鞘不易变形,稳定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内外鞘导向机构,它包括分配器、导向套管、软鞘、外鞘和手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套管一端固定在分配器的出口处,与分配器的出口同轴布置,导向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外鞘中,导向套管与外鞘配合,手柄由相互配合的手柄头和手柄套构成,分配器固定在手柄头内,外鞘固定在手柄套上,三腔软鞘穿过导向套管和外鞘中,其端部固定在分配器的出口处。
优选地,所述的分配器包括固定件,在固定件出口端设有能插入导向套管和软鞘的主腔道,在固定件中与主腔道相对另一端开设有四个分配腔道,所述四个分配腔道的外端位于固定件的端面,所述四个分配腔道的内端汇拢聚集于主腔道内端。
进一步说,所述四个分配腔道各自的中轴线分别与所述固定件中轴线之间形成7°-13°的夹角。
更进一步说,所述分配器的主腔道侧面设有紧固螺钉,位于分配器主腔道的软鞘由该紧固螺钉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向套管为不锈钢管,其与分配器的出口端主腔道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软鞘内开有沿其轴向贯穿的三条通道。
优选地,所述手柄头与手柄套均为圆筒状结构,相互之间配合套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外鞘前端与手柄套之间通过弹簧夹头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内外鞘导向机构,其前面部分导向套管采用硬质材料管,优选不锈钢管,导向套管最终焊在内窥镜内的分配器上。不锈钢材料导向套管起固定、导向、定位作用,在手术操作中,牵引转向钢丝往回缩,拉动整根软鞘转向,松开后,由于导向套管的钢质特性。整个软鞘在导向套管的制约下能迅速回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使得内软鞘与外硬鞘之间能形成有效的连接,软鞘转向或是伸缩都受到内外鞘导向机构内的不锈钢导向套管的制约,使得内软鞘固定在轨道内,软鞘不回缩不扭转不变型,能够实现反复操作,从而给手术的安全带来保障。它的临床意义在于可以解决目前很多由于内外鞘之间直接衔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软鞘的反复操作带来的软鞘弯曲、变形、可恢复性较差的的技术瓶颈,临床上使用起来更安全更灵敏。
本发明具有导向准确、定位可靠、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调节、固定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分配器的分配腔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分配器的主腔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分配器与导向套管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导向套管与外鞘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分配器,2.导向套管,3.三腔软鞘,4.外鞘,5.手柄,6.手柄头,7.手柄套,8.固定件,9.分配腔道,10.紧固螺钉,11.弹簧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作举例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刚;龙学平,未经龙刚;龙学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