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9425.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纬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器 送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空气过滤器的密封性是空气过滤器实现功能的关键技术,往往在实际的应用中,高效送风装置中的过滤器与送风体箱体很难做到完全密封,或多或少都会有空气泄漏进入净化空间,影响空气过滤器的效果。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号为20102018678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置顶式空气过滤器的密封改良结构,但该结构采用两层液槽密封,并且缓冲区与外界导通。液槽密封一般采用果冻胶做密封液,其不仅成本高、安装繁琐,而且果冻胶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失效,使其表面粘结力下降,从而影响密封效果,同时缓冲区与外界导通,容易使外界空气进入缓冲区造成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该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不仅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密封效果更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箱体外壳,所述空气过滤器上端为进风面,过滤器下端为出风面;所述空气过滤器可拆卸固设于所述箱体外壳中;所述箱体外壳上端连接通风设备,下端连接箱体面板;所述箱体外壳内侧面与空气过滤器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将箱体外壳内分成高压进风区和低压出风区两部分,所述高压进风区同时连通通风设备及空气过滤器进风面,所述低压进风区同时连通空气过滤器出风面及箱体面板;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箱体外壳内侧面与空气过滤器外侧面之间形成缓冲区,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干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液槽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区与外界不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内部压力小于高压进风区的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式密封的结构为:所述箱体外壳靠近空气过滤器上端进风面处向中心伸出形成截面呈“L”型的凸部,在该凸部和空气过滤器之间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条为PVC材质密封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外壳是一体形成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密封装置采用干式密封,第二密封装置采用液槽密封,其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密封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空气过滤器 2——箱体外壳
3——进风面 4——出风面
5——箱体面板 6——第一密封装置
7——第二密封装置 9——高压进风区
8——低压出风区 10——缓冲区
11——凸部 12——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包括空气过滤器1和箱体外壳2,所述空气过滤器上端为进风面3,过滤器下端为出风面4;所述空气过滤器可拆卸固设于所述箱体外壳中;所述箱体外壳上端连接通风设备,下端连接箱体面板5;所述箱体外壳内侧面与空气过滤器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装置6和第二密封装置7将箱体外壳内分成高压进风区9和低压出风区8两部分,所述高压进风区同时连通通风设备及空气过滤器进风面,所述低压进风区同时连通空气过滤器出风面及箱体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箱体外壳内侧面与空气过滤器外侧面之间形成缓冲区10,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干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液槽密封。
优选的,上述缓冲区与外界不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内部压力小于高压进风区的压力。
优选的,上述干式密封的结构为:所述箱体外壳靠近空气过滤器上端进风面处向中心伸出形成截面呈“L”型的凸部11,在该凸部和空气过滤器之间设有密封条12。
优选的,上述密封条为PVC材质密封条。
优选的,上述箱体外壳是一体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纬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纬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