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清洗设备和喷墨头清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8625.3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康雄;吴贤哲;金东亿;金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65 | 分类号: | B41J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薛义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清洗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用来清洗喷墨头的喷墨头清洗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各阶段使用喷墨技术。在使用喷墨技术的设备中,喷墨头的维护是一个基本的过程,以确保墨水均匀地排出,并且防止喷墨头喷嘴的堵塞。
通常,如果喷墨头包含堵塞的喷嘴,则执行迫使墨水通过喷嘴的吹洗过程。这样的吹洗将堵塞的喷嘴清洗干净。然后,利用擦拭器去除吹洗之后喷墨头上的墨渣(ink residue)。图5是示出传统的利用擦拭器的喷墨头清洗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5所示,利用擦拭器5可以去除吹洗之后喷墨头100的底部150上的墨渣10。然而,这种清洗方法会需要擦拭器5与喷墨头100的底部150接触,延长使用后导致对喷墨头底部150的损坏。此外,擦拭器5是消耗品且会需要定期地更换。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在吹洗操作之后以非接触的方式从喷墨头去除墨渣的喷墨头清洗设备包括清洗刀和驱动单元。所述清洗刀离喷墨头底部有一定的距离。所述驱动单元构造为在平行于喷墨头底部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清洗刀。所述清洗刀包括平行于喷墨头底部的平坦的上表面,在所述清洗刀的平坦的上表面和喷墨头底部之间产生墨膜。所述清洗刀还包括清在洗刀的上表面中纵向伸长的凹槽。
根据示例实施例,对所述喷墨头底部进行表面处理,以使喷墨头底部处的墨渣形成墨滴,并且防止墨渣在喷墨头底部扩散。
根据示例实施例,基于喷墨头底部上的墨渣的粘度,通过疏水性处理涂敷喷墨头底部。
根据示例实施例,伸长的凹槽的至少一个表面经受亲水性处理。
根据示例实施例,清洗刀的侧表面具有梯形形状,所述梯形形状具有倾斜的左右边、面向所述喷墨头底部的短的上边以及长的下边。
根据示例实施例,清洗刀的上表面中的伸长的凹槽具有大于喷墨头底部处的所有喷嘴的宽度之和的长度。
根据示例实施例,清洗刀与喷墨头底部隔开一定距离,使得在喷墨头底部和清洗刀的上表面之间产生墨膜。
根据示例实施例,所述喷墨头清洗设备还包括墨水供给/排出部分,墨水供给/排出部分构造为将墨水供给到所述伸长的凹槽中,或者构造为排出伸长的凹槽中收集的墨水。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喷墨头清洗方法包括:在距离喷墨头底部一定的距离处设置清洗刀,所述清洗刀包括平行于喷墨头底部的上表面;利用清洗刀的上表面中的伸长的凹槽在喷墨头底部和清洗刀之间形成墨膜;在吹洗操作后,通过移动清洗刀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墨水从喷墨头底部去除。
根据示例实施例,所述喷墨头清洗方法还包括涂敷所述喷墨头底部。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疏水性处理涂敷所述喷墨头底部。
根据示例实施例,所述喷墨头清洗方法还包括通过亲水性处理涂敷清洗刀中的伸长的凹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以上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于描述示例实施例,并且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的预期范围。除非明确指出,否则不应该认为附图是按比例描绘的。
图1是示出吹洗步骤之后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滴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喷墨头清洗设备的操作顺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在喷墨头底部和喷墨头清洗设备的清洗刀(cleaning blade)之间的墨膜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喷墨头清洗设备中的清洗刀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利用擦拭器的传统喷墨头清洗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喷墨头清洗方法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加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且将把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和区的厚度。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