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495.1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林;汤常金;高飞;张洪亮;李健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氧化物 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60%。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4f轨道电子,使得稀土氧化物在光、电、磁以及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质。其中,二氧化铈由于具有Ce3+和Ce4+两种氧化态,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循环。在贫氧或还原条件下,表面部分Ce4+被还原成三价,产生氧空位,形成一系列不确定的具有氧缺陷结构的CeO2-x;在富氧或氧化条件下,Ce3+又易被氧化成四价,使CeO2-x转化为CeO2。因而CeO2表现出较强的储氧释氧能力。在形成大量氧缺陷的同时,CeO2-x依然能保持萤石型的晶体结构,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近年来,有报道研究指出,NiO负载到CeO2上,由于两种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兼顾了CeO2优良的储氧释氧能力和NiO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其作为催化剂,可催化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如甲烷的部分氧化(POM)、水煤气转换(WGS)以及烯烃加氢脱氯(HDC)等。最近,有研究表明,NiO-CeO2催化剂在小分子污染物净化反应(NO+CO)中有着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这为寻找低温催化消除汽车尾气的高效、廉价非贵金属催化剂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众所周知,催化剂的性能强烈地受其制备方法的影响。目前,常见报道的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燃烧法等。以上方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制备都在溶液中进行。由于溶液制备过程会涉及洗涤、过滤等步骤,可能会带来活性物种流失,同时造成水环境污染。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近些年来新报道的一种方法,燃烧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焙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气体,从而使催化剂产生蓬松结构,有利于大比表面积的得到。在本发明中,我们报道了一种固相制备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方法,其中镍物种能够很好地分散在二氧化铈上,且制备过程中金属盐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与其他常用方法相比较,发现固相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且镍与铈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加强。由于该方法制备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快捷,附加环境污染少,使其在催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新方法。制备过程不涉及水溶液,方法简便快捷,且可以大规模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孔道结构。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利用硝酸亚铈和硝酸镍在受热时会出现熔融状态的特点,将两种金属前躯体置于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后升温焙烧。在达到熔点后,金属盐会转化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熔盐,这可使得镍物种很好地分散在铈上。经更高温度焙烧,即可得到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硝酸镍和硝酸亚铈混合,硝酸镍与硝酸亚铈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9-1:4,研磨均匀,经空气气氛中550℃焙烧5 h后,得到二氧化铈能够保持立方萤石结构的、氧化镍很好地分散在二氧化铈上的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
通过与纯的二氧化铈晶胞参数相比较,发现铈镍复合氧化物的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Ni2+进入了CeO2晶格取代部分Ce4+所致。另外,透射电镜和N2吸脱附结果表明制备的铈镍复合氧化物存在双重孔结构。与其他方法制备催化剂相比,固相法制备的铈镍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的优点:
1. 制备过程不涉及溶剂,可以有效地避免物种的流失;
2. 方法简便快捷,可大规模制备;
3. 能耗低,污染少;
4. 比表面积大。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镍铈比例的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XRD结果。a、b、c、d、e分别代表镍摩尔百分含量为0、1%、5%、10%、20%的样品。由图可以,固相法可以很好地实现NiO在CeO2上的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