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共面波导横跨定向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548.8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钟葆;房少军;刘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波导 横跨 定向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定向耦合器,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共面波导横跨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定向耦合器已经成为许多微波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平衡功率放大器、混频器、移相器、滤波器、天线阵系统等),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信号功率分配/合成、功率取样/检测和天线阵的馈电等。定向耦合器实质上是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将输入信号功率按特定比例分成两个输出信号的四端口网络。耦合器有许多种类,各有其特点。平面电路耦合器是定向耦合器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实现形式,它能够由成熟的印制电路板技术实现,体积小,易于集成,在现代通信电路中需求很大,因此得到了空前发展。
定向耦合器作为一种四端口网络,按隔离端口相对于输入端口的位置,可分为同向、反向和横跨三种定向耦合器。如果输入端与直通端在同一条传输线上,耦合端与隔离端在另一条传输线上,且输入端与隔离端在同一侧,则构成同向耦合器;如果输入端与直通端在同一条传输线上,耦合端与隔离端在另一条传输线上,且输入端与耦合端在同一侧,则构成反向耦合器。如果输入端与隔离端在同一条传输线上,耦合端与直通端在另一条传输线上,且输入端与耦合端在同一侧,则构成横跨定向耦合器。由于与同向耦合器相似,横跨定向耦合器研究很少。但随着Butler矩阵和平衡放大器的广泛研究与应用,横跨定向耦合器的研究受到了关注。2009年12月Ching-Ian Shie在IEEE Tans.on MTT发表的论文首次给出了基于耦合微带线结构的横跨定向耦合器的物理实现。但与其他类型的定向耦合器相比,该定向耦合器输出端口间的幅度平衡度较差,中心频率处输出端口间幅度差约1.5dB。另外,该定向耦合器中使用的耦合微带线的线宽和线间距小于1mm,不利于加工。
共面波导是由微带传输线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微波平面传输线。随着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特别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共面波导这种新型集成介质传输系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微带传输线相比,共面波导具有容易制作,容易实现无源、有源器件在微波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不需要在基片上穿孔),容易提高电路密度等优点,因此共面波导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毫米波、光学和高温超导等集成电路中。非对称共面波导是在共面波导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传输线。非对称共面波导与两端器件相联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对称共面波导相比,非对称共面波导中心导带与两侧地之间的缝隙宽度是不同的,实际上,由于制作加工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生产出来的共面波导都是非对称的,因此采用非对称共面波导构建的耦合器,更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研制了一种具有高方向性、输出端口间幅度平衡度良好和易加工的非对称共面波导横跨定向耦合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对称共面波导横跨定向耦合器,包括平行耦合线、跨接电容、开路短截线、非对称共面波导输入输出馈线、地板和介质支撑板;所述地板分为上层地板和下层开槽地板;所述平行耦合线在下层开槽地板开槽处正上方;所述平行耦合线与开路短截线相连;所述平行耦合线通过非对称共面波导输入输出馈线连接到连接端;所述介质支撑板用于支撑平行耦合线、跨接电容、开路短截线、非对称共面波导输入输出馈线和地板;所述平行耦合线由三节耦合段组成,左右两节耦合段的宽度比中间耦合段的宽度窄;所述跨接电容连接于每节耦合段的中间。
本发明所述开路短截线为圆形开路短截线。
本发明所述跨接电容和开路短截线连接于平行耦合线上可交换直通端口与隔离端口的位置。
本发明所述非对称共面波导输入输出馈线可将输入输出特性阻抗匹配到50欧姆。
本发明所述的上层地板和下层开槽地板之间通过电气化过孔连接到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实测可以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1.38~1.62GHz
耦合度:3.5±0.25dB
隔离度:≥20dB
方向性:≥50dB1.5GHz
输出端口间幅度差:≤0.5dB
输出端口间相位差:90±2.5°
输入电压驻波比:≤1.25∶1。
而现有技术的方向性只能达到40dB,输出端口间幅度差只能小于1.5dB。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高方向性和良好的输出端口间幅度平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