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气动凿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4559.2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30 | 分类号: | E21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气动 凿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抢险救援作业在砖、石、混凝土等构件上钻孔的手持式气动凿岩机。
背景技术
气动冲击式凿岩机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机器是马达使活塞在外壳中往复运动并被构造成在操作中向钻具的端部传送往复的冲击。气动凿岩机还通常装备有旋转装置来使钻具旋转,通常还装备有小直径的刚性管,这种管经过活塞中心的孔并且或多或少地与沿着钻具中心的孔同心。这种管在凿岩机的后部终止于外部软管接头。在钻孔过程中,相对较低压力的水龙头带连接到管接头上,水沿刚性管喷射并且通过钻具中的孔,在钻孔的过程中,这种水从钻具中临近岩石断裂处派出,并且用于抑制空气夹带的粉尘以及从正在钻的孔中冲洗出断裂的岩屑。
我国现有的手持式气动凿岩机的基本结构相差无几,均由橡胶减震手把、手把接头、柄体、操纵阀、配气阀组、缸体、活塞、机头、棘轮、棘爪、转动套及钎杆组成,例如专利申请号为03203007的专利中公开一种轻便手持式气动凿岩机,由左橡胶减震手把、进气接头、固定手把、柄体、操纵阀、操纵手把、右橡胶减震手把、阀片、阀柜、双棱面阀座、缸体、棘爪固定套、棘爪、棘轮、螺旋母、机头、O形橡胶胀紧圈、钎具、螺纹偏心孔钎卡、转动套、活塞等组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重量轻、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是一种新颖的风动工具,特别适用于采石业、建筑业。
这种结构的凿岩机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寿命短,工作区域受限制,机动性、灵活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静音电钻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机动性、灵活性强的手持式气动凿岩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持式凿岩机由夹头、活塞杆、活塞回位弹簧、空速指示器港口、进风口通道、梭阀、排气口、触发阀柱塞、手枪式握把、触发杠杆、触发链接、空速指示器、接头,工具头、凿岩机、气管、压力表、碳纤维气瓶、连接气管组成。
夹头位于凿岩机最前端夹住工具头,使工具头与凿岩机无缝隙连接;
活塞杆连接活塞回位弹簧位于凿岩机枪体内部,活塞冲击工具头,活塞回位弹簧用于拉回凿岩的活塞杆,使活塞杆回位;
空速指示器港口用于放置空速指示器,位于手持式握把上部,活塞下部;
进风口通道下部由触发阀柱塞挡住,触发阀柱塞与触发链接相连接,触发链接与触发杠杆连接,手指搬动触发杠杆即拉动触发链接,触发链接带动触发阀柱塞,进风口通道打开气体进入;
梭阀与排气口通道相连接,当活塞回位弹簧拉回活塞的时候,触压梭阀排气口通道被打开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手持式握把在凿岩机工作时,手掌握住的地方;
空速指示器用于指示空气的速度;
气管通过接头与连接气管相连接用于输入气体;
压力表与碳纤维气瓶相连接,指示输入的空气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凿岩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机动性、灵活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手持式凿岩机结构图;
图2是手持式凿岩机整体示意图;
图中 1.夹头 2.活塞 3.活塞回位弹簧 4.空速指示港口 5.进风口通道 6.梭阀 7.排气口 8.触发阀柱塞 9.手持式握把 10.触发杠杆 11.触发链接 12.空港指示器 13.接头 14.工具头 15.凿岩机 16.气管 17.压力表 18.碳纤维气瓶 19.连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1.夹头 2.活塞 3.活塞回位弹簧 4.空速指示港口 5.进风口通道 6.梭阀 7.排气口 8.触发阀柱塞 9.手持式握把 10.触发杠杆 11.触发链接 12.空港指示器 13.接头 14.工具头 15.凿岩机 16.气管 17.压力表 18.碳纤维气瓶 19.连接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