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3393.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收;徐鸿钧;葛延;王有飞;李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C25C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始极片 剥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铜冶炼阴极板生产技术中关于始极片(生产阴极板的母板)的剥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始极片的剥离依靠人工用铲子、铁锹进行剥离,这种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始极片容易掉落从而造成产品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构,它解决目前始极片的剥离依靠人工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始极片容易掉落从而造成产品被损坏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稳固始极片的稳固机构、用于夹持始极片外的待剥离板的夹持机构和用于剥离该待剥离板的剥离机构,所述稳固机构设置在该夹持机构的外侧,所述剥离机构设置在该夹持机构的内侧。
所述剥离机构主要由移动底座、垂直设置在该移动底座上的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平行于该移动底座设置并能够左右摆动的原动件、曲柄滑块机构及设置在该曲柄滑块机构顶端的辊筒组件构成;移动底座的外端设置有推动该移动底座前后移动的推动气缸。
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曲柄杆与该第一曲柄杆的下端铰接的第二曲柄杆,与该第一曲柄杆的上端铰接的滑块;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和所述辊筒组件均是两个;每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的顶端设置一该辊筒组件;每一曲柄滑块机构均通过其中的滑块分别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和第二导向柱上;每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的第一曲柄杆的上端与该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的下端铰接;每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的第一曲柄杆的上端附近、通过一连接杆与该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上的辊筒组件的壳体铰接;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壳体、通过辊筒转轴固定在该壳体的前后面板之间的辊筒;所述原动件包括一转轴,该转轴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与该移动底座的前后两端联接,同时该转轴的位于该移动底座的前后两端之间的部分通过花键与所述每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的第二曲柄杆的下端铰接。
所述两个曲柄滑块机构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该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每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的第一曲柄杆的上端与第二曲柄杆的下端的铰接处。
所述辊筒是多个,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设置。
所述辊筒组件的壳体的前后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辊筒转轴的压紧组件,该压紧组件由圆柱销,一端套设在该圆柱销上、另一端压紧在所述辊筒转轴上的弹簧构成,该压紧组件设置在该前后面板上的径向洞腔里。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真空吸盘、第二真空吸盘、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该第一真空吸盘通过该第一泄压阀与所述第一导向柱顶端附近的内侧连接,该第二真空吸盘通过该第二泄压阀与所述第二导向柱顶端附近的内侧连接。
所述稳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无杆侧端盖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顶端内侧连接,该第二气缸的无杆侧端盖与所述第二导向柱顶端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柱顶端和第二导向柱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泄压阀通过该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导向柱顶端附近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泄压阀通过该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柱顶端附近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柱顶端和第二导向柱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的无杆侧端盖通过该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顶端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无杆侧端盖通过该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柱顶端的内侧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彻底摆脱了依靠人工剥离始极片,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该装置仅有稳固机构、夹持机构和剥离机构构成,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均很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铜始极片剥离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第一导向柱;3,第二导向柱;4、5,第一曲柄杆;6、7,第二曲柄杆;8、9,滑块;10、11,辊筒组件;12、13,连接杆;14,转轴;15,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母板;18,待剥离板;19,第一真空吸盘;20,第二真空吸盘;21,推动气缸;22,第一泄压阀;23,第二泄压阀;24,圆柱销上;25,辊筒转轴;26,弹簧;27,径向洞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除棉流中夹杂棉的装置
- 下一篇:甘油基生物燃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