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358.0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名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00;B29C5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软管 一次 成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管成型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的外壳本体内,通常还设置有水道内芯管,而不是直接将水道成型在外壳内,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因此目前被业界普遍采用。
传统龙头水道内芯采用注塑成型的模式,这样的适用性较差,针对各种形状的龙头需要有各类的水道模具,比较局限。
为此有业者想到用软管做为龙头的水道内芯管。软管的柔性使其可以任意弯曲,所以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龙头。但是,在软管与龙头本体的出水口连接时,需要通过一接头进行连接,软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一般不能用简单的插接方式,这是因为插接方式不但连接不可靠,密封性能也很差,会出现漏水问题。
美国专利US 2008/0178942 A1号公开了一种内芯软管的成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在软管端部二次包胶注塑接头。这种成型方式接头与软管之间的连接紧密,不但连接可靠而且密封性也很好。但是这种二次成型的方式,工艺较为繁琐,而且对于不同结构形状的接头以及不同长度的软管,还必需重新配备不同的模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通过该方法及装置只需一次成型就可以制造出带有接头的软管,简单方便、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欲成型的带接头软管的结构分割成若干块;
(2)上述分割的每一块结构对应一组活动成型模,每一组活动成型模对应相应的结构都设置有相应形状的型腔;
(3)将各组活动成型模依序靠在一起;
(4)合模,一次成型出带有接头的软管。
一种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由若干活动模块构成的模块链,两组模块链的各活动模块成对设置,其中至少一对活动模块构成接头成型模,该接头成型模的两模块相对面设置有相对软管接头的型腔,其余对活动模块构成平直管成型模,该平直管成型模的两两模块相对面设置有相对软管平直段的型腔;所述两组模块链的各模块分别依序紧靠在一起形成两圈连续的环形,两模块链分别设置并连接在可带动其旋转的传动装置上;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挤出机以及可令所述模块型腔内产生负压的真空泵,该挤出机设置于两组模块链的一侧。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对链轮及若干滚轮,所述的模块链绕在两链轮上,所述活动模块与链轮接触面设有一对所述的滚轮,该滚轮与链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一主导轨及两侧导轨,该主导轨容纳两模块链两两对合处的两排活动模块,在主导轨内,两两活动模块形成所述的接头成型模或平直管成型模,该侧导轨容纳两模块链外侧的一排活动模块。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将欲成型的带有接头的软管分割,在相对产品接头处设置接头成型模,而在产品平直部分设置平直管成型模,这样就可以一次成型带有接头的软管,设备简单、成型过程也简单方便,可以大幅降低加工成本。更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 可以方便制造出具有各种形状接头的软管,即使软管的横截面与接头的出水面不平行,也可以方便一次成型而出。
2. 可使得龙头内水道成型更加容易,无需为龙头开设专用水道模具,适用性很广。
3. 软管成型模块化,可以根据龙头需要进行设计软管长度,仅需要将挤出定型设备中成型模块进行更换,便可完成软管长度、接头类型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以本发明所述装置成型的各种形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带接头软管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成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带接头软管的一次成型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1)将欲成型的带接头软管的结构分割成若干块;
(2)上述分割的每一块结构对应一组活动成型模,每一组活动成型模对应相应的结构都设置有相应形状的型腔;
(3)将各组活动成型模依序靠在一起;
(4)合模,一次成型出带有接头的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韧性优异的胎圈保护胶
- 下一篇:全钢子午胎复合胎侧填充胶配方胶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