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2758.X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斌;李采芬;陈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1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一种能消除暗带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价格逐渐下降,因此在这几年已被制造业者及消费者所认同及接受,而成为市场的主流。液晶显示器主要系由一液晶面板(LCD panel)及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所组成;其中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发光,须借助背光模块所提供的光源。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具有高耐震性、寿命长、体积小、高亮度且不含汞污染问题等等优势因此常被作为背光模块的发光源。
侧光式的背光模块系将一列LED配置于一导光板的一侧,以提供光线给液晶显示器的一主动区域(active area,又称为有效区域或AA区)。但为了降低成本,或是改使用发光功率较高的LED,会减少LED的数量,而使得LED之间之间距变大。但是如此一来,在导光板的一出光面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得到充分的光线,而形成暗带或热点(hot spot)。暗带会严重影响主动区域的出光均匀性,并使得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品质大为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暗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板、一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第二光源模块。
根据一实施范例,导光板具有相邻的一第一边与一第二边,以及一出光区域。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邻近导光板的第一边,并用以产生多个主要光束,这些主要光束于导光板的出光区域形成至少一第一亮区以及至少一第二亮区;其中第一亮区的亮度大于第二亮区的亮度。而第二光源模块用以产生一辅助光束,其中第一光源模块所产生的主要光束与第二光源模块所产生的辅助光束在第二亮区产生交迭。第二光源模块是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邻近导光板的第二边,辅助光束直接从第二边射入导光板。较佳的是,第二光源模块的一半辉度照射范围涵盖所有的第二亮区。
根据另一实施范例,导光板具有相邻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以及出光区域,其中第二边具有一反射结构。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邻近导光板的第一边,并用以产生多个主要光束,这些主要光束于导光板的出光区域形成至少一第一亮区以及至少一第二亮区;其中第一亮区的亮度大于第二亮区的亮度。而第二光源模块用以产生辅助光束,其中第一光源模块所产生的主要光束与第二光源模块所产生的辅助光束在第二亮区产生交迭。第二光源模块包括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边的一发光单元,且导光板的第一边的发光单元对应于反射结构的至少一反射面设置。
其中发光单元可以是一发光二极管,且发光二极管可以设置在第一边对应于出光区域以外之处。较佳的是,辅助光束的一半辉度照射范围经由反射结构反射后与所有的第二亮区产生交迭。此外,发光单元与导光板的第一边之间可夹有一倾斜角度。
为了均匀化第一光源模块所产生的主要光束与第二光源模块所产生的辅助光束,导光板可具有一微结构。出光区域可形成多个第二亮区,导光板则具有相对的一出光面以及一底面,且出光面以及底面相邻于第一边。导光板的底面可具有此微结构,其中距离第二光源模块较近的第二亮区所对应的微结构的一网点密度小于距离第二光源模块较远的第二亮区所对应的微结构的网点密度。
为了增加第二亮区的亮度,背光模块另可包括一第三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与第二边相对的一第四边,而第三光源模块可设置于邻近导光板的第四边。第三光源模块用以产生一第二辅助光束,其中第一光源模块所产生的主要光束、第二光源模块所产生的辅助光束以及第三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第二辅助光束在第二亮区产生交迭。
为了均匀化上述主要光束、辅助光束以及第二辅助光束,底面可具有微结构;且距离第二边或第四边较近的第二亮区对应的微结构的网点密度,小于距离第二边或第四边较远的第二亮区对应的微结构的网点密度。
此外,反射结构可包括一斐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反射结构亦可包括一反射面,其中反射面可以是一反射曲面;而反射面或反射曲面可具有一反光层。再者,第一光源模块可包括多个第一光源。且导光板可包括至少一底部反射结构,此底部反射结构可以配置于这些第一光源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范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范例的LED的指向特性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范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范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一实施范例的反射曲面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范例的反射曲面的示意图。
图7是一实施范例的虚像光源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化污泥入炉输送装置
- 下一篇:双稳态显示屏刷新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