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熟料溶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2675.0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时;刘瑛瑛;廖新勤;李志国;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熟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熟料溶出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中烧结法熟料溶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氧化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品位铝土矿的储量迅速减少,优质铝土矿的采购竞争激烈,氧化铝企业的供矿品位大幅下降。采用能耗低的拜耳法处理我国中低品位铝土矿,存在氧化铝回收率低、碱耗高、成本高等问题,所以采用烧结法工艺处理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形成串联法或联合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其熟料品位与单纯烧结法相比大幅降低(熟料A/S 1.0~2.0),熟料正烧结温度范围变窄,容易出现过烧现象,产出的熟料硬度大。在现行的氧化铝生产中,烧结法熟料溶出采用球磨机湿磨溶出,采用该方法处理低A/S熟料时,溶出磨产能大幅下降,电耗高,溶出率低,难以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铝熟料溶出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溶出产能,提高溶出率,降低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氧化铝熟料溶出的方法及装备,包括下述步骤:将烧结法熟料窑出来的熟料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磨机干法磨制,控制出料粒度-20目~-50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100~500g/L;溶出后浆液去分离洗涤工序。
所述的烧结法熟料包括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中的熟料和联合法中烧结工艺产生的熟料。
所述的熟料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旋回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或冲击式破碎机中的一种。
所述的熟料磨制装备采用立式磨、辊式磨、雷蒙磨或球磨中的一种。
本发明应用范围广,既可用于新建氧化铝厂也可用于现有氧化铝厂节能改造。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的串联法或联合的烧结法工序,也可应用于处理非铝土矿铝资源(如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烧结法工艺中。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采用干法熟料磨制、搅拌溶出工艺代替原有球磨湿法溶出,具有产能大、电耗低、占地小、熟料中氧化铝溶出率达85%以上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串联法烧结工序熟料窑出来的熟料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立式磨干法磨制,出料粒度-2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100g/L,溶出后浆液由泵去分离洗涤工序。
实施例2
将联合法烧结工序熟料窑出来的熟料采用圆锥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立式磨干法磨制,出料粒度-10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300g/L,溶出后浆液由泵去分离洗涤工序。
实施例3
将采用烧结法处理粉煤灰产生的的熟料采用辊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球磨干法磨制,出料粒度-30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400g/L,溶出后浆液由泵去分离洗涤工序。
实施例4
将串联法烧结工序熟料窑出来的熟料采用冲击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雷蒙磨干法磨制,出料粒度-20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500g/L,溶出后浆液由泵去分离洗涤工序。
实施例5
将串联法烧结工序熟料窑出来的熟料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熟料进入立式磨干法磨制,出料粒度-500目;磨细后熟料和溶出调整液一起进入常压搅拌槽进行搅拌溶出,溶出浆液固含控制在250g/L,溶出后浆液由泵去分离洗涤工序。
实施例6
实施例5中熟料采用旋回式破碎机破碎,其它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实施例5中熟料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其它同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玻璃抽气孔在真空状态下的熔封结构
- 下一篇:新型反渗透膜阻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