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848.7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珉;早濑岳;徐康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能够实现排水和热传递性能提高的结构。
背景技术
实现制冷循环的一个部件的热交换器用于诸如空调和冰箱的设备中。热交换器包括:用于热交换的多个翅片,被布置为彼此隔开;多个制冷剂管,被安装为与用于热交换的所述多个翅片接触,以引导制冷剂。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从外部流入热交换器中的空气在穿过用于热交换的翅片的同时经历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操作或加热操作。
根据翅片和管的形状以及翅片与管之间的结合关系将热交换器分成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和平行流式热交换器。
通常,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压力加工的翅片层叠,然后通过压配合(press-fit)工艺将多个圆形管安装在层叠的翅片中相邻的翅片之间。另一方面,平行流式热交换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钎焊工艺(brazing process)将具有波纹形状的翅片接合在平直的椭圆管之间。
一般来说,就热交换效率而言,平行流式热交换器与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相比更优。然而,从平行流式热交换器排放冷凝水可能会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实现排水和热传递性能提高的结构的翅片微通道热交换器(FMC)。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FMC的最优设计的模型。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管,与流入管和流出管连接;第二集管,与第一集管隔开限定的距离,且被布置为平行于第一集管;多个微通道管,在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之间按照前排和后排布置,所述多个微通道管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微通道;多个板式翅片,所述多个板式翅片中的每个包括按照前排和后排布置的切口,以分别容纳前排微通道管和后排微通道管。
所述多个板式翅片中的每个板式翅片可包括在所述切口中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切口之间形成的百叶窗或狭槽。
百叶窗可具有叶片间距LP,叶片间距LP满足大约0.8mm≤LP≤1.2mm的范围。
各个切口与彼此相邻的各个百叶窗之间或者各个切口与彼此相邻的各个狭槽之间的间隙D1可满足大约0mm<D1≤1mm的范围。
前排切口与后排切口之间的间隙D2可满足大约D2≥2mm的范围。
由以下等式定义的空气侧热传递面积A与制冷剂侧热传递面积C之间的比率R可满足大约2.5mm≤R≤3.5mm的范围,A=((Lf×Wf)-(每个翅片的切口面积的总和))×2×翅片的总数,C=(Wc+Hc)×2×Lt×(每个微通道管的微通道的总数))×微通道管的总数,R=A/C,其中,Lf表示每个翅片的总的高度,Wf表示每个翅片的宽度,Wc表示每个微通道的宽度,Hc表示每个微通道的高度,Lt表示每个微通道管的长度。
在各个翅片中,焊接材料可设置在被布置在前排和后排中每排的切口的内侧,以用于将微通道管永久地连接到对应的切口。
可在各个翅片上形成开口,开口在切口中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切口之间按照栅格的形式布置。
各个开口均可具有正方形形状。
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可竖直地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组件包括多个板式翅片,平直的微通道管安装在所述多个翅片中,其中,所述多个翅片中的每个可包括按照前排和后排布置以分别容纳微通道管的切口以及在切口中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切口之间形成的百叶窗或狭槽。
百叶窗可具有叶片间距LP,叶片间距LP满足大约0.8mm≤LP≤1.2mm的范围。
各个切口与彼此相邻的各个百叶窗之间或者各个切口与彼此相邻的各个狭槽之间的间隙D1可满足大约0mm<D1≤1mm的范围。
前排切口与后排切口之间的间隙D2可满足大约D2≥2mm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组件包括多个板式翅片,平直的微通道管安装在所述多个翅片中,其中,所述多个翅片中的每个可包括按照前排和后排布置以分别容纳微通道管的切口以及在切口中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切口之间按照栅格的形式布置的开口。
各个开口均可具有正方形形状。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化合物邻羟基苯基四嗪二甲酰胺及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纤维加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