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块分组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1739.5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衍文;金涛;刘娟;陈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2;H04B7/0413;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分组 波束 赋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资源块分组多天线波束赋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相邻小区当前传输带宽下的全部资源块分组,所述资源块与波束进行映射,根据用户测量获得参考信号选择多点协作传输技术CoMP协作用户,所述基站与相邻基站交互CoMP协作用户信息,根据对应的资源块进行联合波束赋形;其中,所述资源块与波束进行映射为:所述资源块分组数与预先优化设计的波束数相对应映射,相邻小区的对应波束映射相同资源块以及位于同一小区的两个相邻波束映射不同资源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相邻小区当前传输带宽下的全部资源分组是指:预先设定的完整覆盖一个小区的波束数量为Nbeam≥4,所述资源块组数与波束数量相等;或,资源块按顺序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为下行定义的资源块,所述下行定义的资源块是指:每一个时频资源块由7个连续OFDM符号时长和12个连续子载波的时频图样组成;
所述资源块按顺序分组,每一资源块组中不包含相同的资源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小区的对应波束映射相同资源块以及位于同一小区的两个相邻波束映射不同资源块是指:在所述用户资源分配时,先获得所述用户所在小区中的位置,再根据用户波达角度估计用户所处于的波束覆盖区域,之后为所述用户分配与该波束具有映射关系的资源块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映射时,使得位于相邻小区的多个相应波束映射相同资源块,以及位于同一小区的两个相邻波束映射不同资源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测量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CoMP协作用户,根据所述用户测量到的本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与邻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比值Rp在一定范围内,即门限1≤Rp≤门限2时,确定用户处于服务基站的小区和相邻基站的小区两者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相邻基站交互CoMP协作用户信息包括,所述基站与相邻基站通过基站与基站间的X2接口交互CoMP协作用户信息,所述基站向相邻基站传递潜在CoMP协作用户的波束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时,基站还需要将用户传输的信号信息传递给相邻基站,其中,所述相邻基站为协作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应的资源块进行联合波束赋形是指:在服务基站给用户分配资源时,依据获得的所述用户的波达角度方向,并根据波达角度确定用户对应的波束号,为所述用户优先分配与波束具有映射关系的资源块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协作基站给用户分配资源时,依据服务基站的波束信息,确定协作基站对用户的波束号,所述服务基站与协作基站进行联合处理。
11.一种资源块分组波束赋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资源块分组模块、映射模块、CoMP协作用户选择模块、信息交互模块、多小区联合波束赋形模块:
所述资源块分组模块,用于将相邻小区当前传输带宽下的全部资源块分组;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资源块组与波束进行映射;
所述CoMP协作用户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测量获得参考信号选择CoMP协作用户;
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基站与相邻基站交互CoMP协作用户信息;
所述多小区联合波束赋形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资源块进行联合波束赋形;
其中,所述映射模块还包括所述资源块分组数与预先优化设计的波束数相对应映射,相邻小区的对应波束映射相同资源块以及位于同一小区的两个相邻波束映射不同资源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7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