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压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0892.6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02 | 分类号: | H01F29/02;H01F27/28;H01F3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4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变压器产品中,通常一台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和匝电压是恒定的,变压器的调压范围通常在±15%以内,通过调节变压器线圈的分接位置,进而改变变压比来实现电压的调节。该分接位置的调节一般是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实现。但是在有些时候会需要变压器高压侧能在两个电压等级下的电压调节,且每一个电压等级下运行时其电压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输入或者输出的要去。如国外某电站高压侧前期电压为154±2*2.5%,后期为230±2*2.5%,要求变压器能够在不同时期输出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月26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 1571082A的专利文献,名称是双电压变压器。此方案中采用若干段高压绕组,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高压绕组的匝数来实现电压转换的目的。此方案结构复杂,特别是对于高电压变压器,在高压侧采用串并联调压结构,为了解决好线圈冲击分布和电场问题,会使线圈结构较为复杂且安全可靠性相对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串并联调压结构在高压侧带来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双电压变压器。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双电压变压器,包括铁芯、至少一组高压线圈和至少一组低压线圈,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都套装在铁芯上,每组低压线圈都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端子都与切换开关连接,切换开关调到高压模式时,第一线圈接地,第二线圈接入变压器的低压端回路中;切换开关调到低压模式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以后接入低压端回路中。所述每组高压线圈都至少包括一个高压线圈和包括或不包括一个调压线圈。高压线圈即可以是一次侧也可以是二次侧,也就是说本发明即可以适用于升压变压器也可以适用于降压变压器。通过上述的串入或甩开第一线圈的结构,可以改变低压侧的线圈匝数进而来改变磁芯中的磁通量,从而使得匝电压发生变化。该双电压变换的开关接于变压器的低压线圈侧,其电压等级较低。这样可以简化高压侧的结构,消除了高压侧既要实现双电压变换又要实现每一电压下电压调节的复杂的结构,且降低了双电压变换开关的绝缘等级。如果是高压侧使用串并联调压结构,出于安全性的要求,会需要有比较大的绝缘距离,当高压侧电压为220kV时,绝缘距离需要有50mm以上。而将双电压调压结构设置在低压侧,绝缘距离只需要有18mm左右,减小了整个变压器的体积,对硅钢片、导线等材料的使用量也相应减少,重量变轻,成本变小。
作为优选,高压线圈接有分接开关和分接线匝。通过分接开关可以接入或者切除部分分接线匝,达到匝数增减目的,实现高压电压的微调。如果用现有技术的串并联结构在高压侧的方案,使用分接开关微调高压电压时,每级电压百分比会因为双电压的两种模式不同而不同。即假设高压侧运行在HV1时对应的每级电压百分数为k,则高压侧运行在HV2时每级电压百分数为k×HV1/HV2。而采用该技术,可以使每级电压百分比为恒定值,不管接入低压侧的线圈如何变化,K都保持不变。
作为优选,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高压线圈。
作为优选,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第二线圈、第一线圈、高压线圈。
作为优选,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第二线圈、高压线圈、第一线圈。不同的结构可以使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参数不同,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作为优选,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都为一组。此为单相变压器的结构。
作为优选,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都为三组。此为三相变压器的结构。
本发明带来的实质性效果是,可以实现两种电压等级的切换,简化高压侧的结构,减小了变压器体积和重量,降低制作成本,微调时有恒定的每级电压百分比,根据用户要求参数不同,通过变换线圈布置实现变压器不同阻抗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三相变压器低压侧串联接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三相变压器低压侧部分线圈接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单相变压器低压侧串联接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单相变压器低压侧部分线圈接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绕组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绕组布置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种绕组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善的反电极的离子电渗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天然瑶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