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的蒸发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8333.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纪世昌;胡世平;王亮;邵远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煤气 除尘 蒸发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的蒸发冷却塔。
背景技术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中,需要首先将900℃的高温烟气进行冷却调质降温至250℃,蒸发冷却塔正是需要的设备,可以通过消耗少量冷却水的方式实现高温烟气降温,且其内部阻力较小,减少了风机的运行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的蒸发冷却塔,该蒸发冷却塔具有除掉烟气中的灰尘效果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的蒸发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流喷枪装置、非金属补偿器、限位支座、蒸发冷却塔筒体、固定支座、出口烟气管道;非金属补偿器的入口与用于输送高温烟气的气化冷却烟道的出口相连,用于烟气降温冷却的双流喷枪装置设在气化冷却烟道的尾部,双流喷枪装置的喷枪位于气化冷却烟道内并沿气化冷却烟道圆周均布;非金属补偿器位于蒸发冷却塔筒体的上方,非金属补偿器的出口与蒸发冷却塔筒体的入口相连;蒸发冷却塔筒体的上部外壁设有限位支座,蒸发冷却塔筒体的下部外壁设有固定支座,蒸发冷却塔筒体的下部为锥体,锥体的侧面烟气出口与出口烟气管道相连,锥体的底端设有卸灰口。
所述的蒸发冷却塔筒体上布置有检修平台、观察孔及人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该蒸发冷却塔,采用直接接触式的蒸发冷却换热,可通过消耗少量冷却水的蒸发冷却的方式使入口900℃的高温烟气冷却至250℃;通过下部锥体的气流组织设计,可将烟气中的灰尘通过重力及离心力的方式除掉烟气中总灰尘含量的40%,具有除掉烟气中的灰尘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冷却烟道,2-双流喷枪装置(或称双流体喷枪、双流体雾化喷枪),3-非金属补偿器,4-观察孔,5-检修平台,6-人孔,7-限位支座,8-蒸发冷却塔筒体,9-固定支座,10-出口烟气管道,11-卸灰口。(其中气化冷却烟道1不包含在蒸发冷却塔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的蒸发冷却塔,它包括双流喷枪装置2、非金属补偿器3、观察孔4、检修平台5、人孔6、限位支座7、蒸发冷却塔筒体8、固定支座9、出口烟气管道10、卸灰口11;非金属补偿器3的入口与用于输送高温烟气的气化冷却烟道1的出口相连,用于烟气降温冷却的双流喷枪装置2设在气化冷却烟道1的尾部(即出口端部),双流喷枪装置2的喷枪(喷嘴)位于气化冷却烟道1内并沿气化冷却烟道圆周均布(喷枪数量由所处理的烟气中的含热量决定,一般采用2-12个);非金属补偿器3位于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上方,非金属补偿器3的出口与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入口相连(非金属补偿器3耐温要求为600℃);蒸发冷却塔筒体8内的烟气流速控制在4.5~5.5m/s,烟气在蒸发冷却塔筒体8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5s;蒸发冷却塔筒体8上布置有检修平台5、观察孔4及人孔6(根据筒体高度决定人孔设置的层数);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上部材料和下部材料耐温要求分别为600℃和300℃(上下部分界位置由筒体温度分布确定);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上部外壁设有限位支座7,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下部外壁设有固定支座9(限位支座7和固定支座9用于固定安装蒸发冷却塔筒体8),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下部为锥体(蒸发冷却塔筒体8的底端为小口端),锥体的侧面烟气出口与出口烟气管道10相连(出口烟气管道10内的流速控制在20~25m/s),锥体的底端设有卸灰口11(锥体内通过离心力及重力方式除下来的灰尘经卸灰口11落至粗灰仓)。
上述蒸发冷却塔用于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可使入口900℃的高温烟气冷却至250℃;可将烟气中的灰尘通过重力及离心力的方式除掉烟气中总灰尘含量的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