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947.8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闫书磊;朱敏;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罗朋;周建华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enb 配置 下行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eNB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授权许可(DL grant)和上行链路授权许可(UL grant)都在同一个子帧中进行传输。当用户设备丢失了上行链路授权许可,而只检测到下行链路授权许可时,该用户设备将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发送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以作为对在下行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的响应。然而,eNB并不清楚用户设备由于丢失了上行链路授权许可而无法建立与eNB之间的上行链路的连接,仍旧认为确认应答或否定应答将加载在上行链路授权许可指定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并对此进行解码。这样,eNB发现在该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没有信号,即认为发现了一个非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因此,即使用户设备已成功接收了由eNB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eNB仍旧认为该下行链路信号并未成功传输至用户设备,而准备了一个实际不必要的重传(retransmission)。这将导致下行链路资源的浪费及该下行链路吞吐率的下降。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情形,避免不必要的重传,从而有效提升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率,提高该下行链路的吞吐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a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下行链路信号;
b根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第一信道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一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状态;
c当所述第一信道解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第二信道解码,以获得所述发送状态;
d根据所述发送状态,配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下行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配置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下行链路信号;
第一解码装置,用于根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第一信道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一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状态;
第二解码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解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第二信道解码,以获得所述发送状态;
配置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状态,配置与所述用户设备间的下行链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失败后,继续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解码,以正确获得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从而有效提升了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率,提高了该下行链路的吞吐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设备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设备示意图;其中,配置设备1包括发送装置101、第一解码装置102、第二解码装置103和配置装置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