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烯烃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5531.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军;王国清;周先锋;杨沙沙;杜志国;张兆斌;石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5/04 | 分类号: | C10G55/04;C07C11/04;C07C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低碳烯烃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裂解原料与水蒸气的裂解物流A预热至横跨温度;
(2)在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条件下和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存在下,将氢气和氧气与预热后的裂解物流A进行接触,得到裂解物流B;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解物流B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将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进行分离回收,得到低碳烯烃;
其中,基于裂解原料的重量,所述氢气的用量为0.5~1.5%,所述氧气的用量为2~12%。
2.一种低碳烯烃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在裂解系统中进行,所述裂解系统包括裂解炉和裂解气总管,所述裂解炉的对流段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横截面与对流段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一空间用以容纳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所述裂解炉包括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对流段第二空间、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和辐射段,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设置在对流段的底部,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的高度与对流段的高度比为1∶6~2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裂解原料与水蒸气的裂解物流A送入裂解炉的对流段预热至横跨温度送入裂解系统的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
(2)在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条件下和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存在下,将氢气和氧气送入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中与来自对流段的裂解物流A进行接触,得到裂解物流B;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解物流B送入裂解炉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并将得到的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进行分离回收,得到低碳烯烃,
其中,基于裂解原料的重量,所述氢气的用量为0.5~1.5%,所述氧气的用量为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的高度与对流段的高度比为1∶8~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气分5-10股引入,以使氧气在氢气选择性燃烧设备中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裂解原料的重量计,每股氧气的量为0.5~1%;优选为0.6~0.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包括多孔载体和负载在该多孔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锰、铜、铁、钴、钯、铂、铷、铑和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孔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硅、磷铝分子筛、L型分子筛、X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丝光沸石、ZSM-5沸石、硅藻上、高岭土、天然白土、硅酸铝和硅酸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含有铂,所述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高岭土、粘土和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为0.01-5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95-99.99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裂解原料的重量,所述氢气的用量为0.7~1.0%;所述氧气的用量为5~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条件包括:所述接触温度为540-650℃,优选为580-620℃;反应压力为0.15-0.4MPa,优选为0.20-0.3MPa;反应体积空速为3000-50000h-1,优选为8000-20000h-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在分离回收前进行脱氧,使脱氧后的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低于1pp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在分离回收前进行脱氮,使脱氮后的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物流C中的氮气的体积含量低于1pp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原料为石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55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