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895.9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涂碧波;陈竞;李勇;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资源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 和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 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的场所,由位于同一个机房的一个或者多个 机群组成。机群是由众多服务器或工作站(workstation)通过高速网络连 接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机群的服务器或workstation被称为节点。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发展迅速,呈现出应用类型多,应用规模大等特 征,更具体地,活跃用户量、访问量和业务数据量都呈现爆发性增长,使 得支撑互联网应用的数据中心规模急剧扩大,由几百台、几千台扩展至几 万台甚至是几十万台规模。并且,由于应用负载特征的多样性、数据中心 节点资源的多样性以及节点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动态性,诸如在槽(slot) 中运行,在虚拟机中运行,直接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 多样性,给数据中心机群的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灵活高效地 管理资源,满足各种不同的负载对不同资源的不同需求,在业务处于波峰 的时候自动快速扩容,处于波谷的时候自动快速缩容,其关键是实现弹性 资源管理。
现有的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1是数据中心作 业管理器,2是被分成了若干个槽(slot)的节点。每个运行任务的节点按 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若干个槽(slot),一旦划定就不再更改,每个槽(slot) 运行一个任务,一旦任务执行完成,该槽(slot)就向作业管理器申请一 个新的任务。该作业管理器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作业,为每个作业指定一 个唯一标识符,将作业按照优先级别进行排序,并按照该顺序分配作业。 这种方法简单、易实现、资源分配方法单一,但由于每个作业对资源的需 求是不一样的,以及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实际所使用的资源是动态变化 的,所以不能满足不同的应用对各种资源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弹性资源管 理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资源 管理器和执行任务节点,其中:
所述资源管理器,用于接收用户的作业提交请求,接收并存储执行任 务节点的资源上报请求,并根据所述作业提交请求和所述资源上报请求向 执行任务节点分配作业,其中所述作业提交请求包括作业属性表达式,所 述资源上报请求包括执行任务节点的IP地址和资源描述;
所述执行任务节点,用于提交资源上报请求并执行作业。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1)接收用户的作业提交请求,其中所述作业提交请求包括作业属性 表达式;
2)接收并存储执行任务节点的资源上报请求,其中所述资源上报请 求包括执行任务节点的IP地址和资源描述;
3)根据所述作业提交请求和所述资源上报请求向执行任务节点分配 作业。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根据默认资源需求表达式选择 执行任务节点。
上述方法中,所述作业提交请求还包括指定资源需求表达式;而且
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指定资源需求表达式选择执行任务 节点。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根据默认排序表达式选择执行 任务节点。
上述方法中,所述作业提交请求还包括指定排序表达式,而且
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指定排序表达表达式选择执行任务 节点。
本发明的上述系统和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应用负载对不同类型资源的 各种需求;能够快速且高效地进行资源管理。而且,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 率,节约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架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资源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进一步详细说 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智能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内胆的电加热管口检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