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拉锁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407.4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1/06 | 分类号: | F16B2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两个筒体锁紧在一起的机械锁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向一起推两筒体时,两筒体锁紧,向外拉两筒体时两筒体分离的推拉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有时需要将两个筒体锁紧在一起,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锁紧结构,其是通过在基础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固定环槽,并在固定环槽内强装上锁紧环。基础筒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解锁滑套和连接筒体,锁紧环的两端分别伸入解锁滑套与连接筒体的对应端口。锁紧环伸入解锁滑套的端部的周面段为扩口端延伸至端面处的锥面段,解锁滑套的内周面上向内凸设有在解锁滑套相对于锁紧环移动时挤压锁紧环的锥面段使锁紧环弹性内收的环形翻沿,环形翻沿的内端面为与锁紧环的内端面吻合配合的锥面。锁紧环伸入连接筒体的环壁上具有三个开口朝向端部的U形缺口,这三个U形缺口将锁紧环伸入连接筒体内的部分分为自由悬伸的三个弹爪,在三个弹爪的端头上具有锁头,连接筒体的内孔周面上设置有锁紧环槽,锁头卡设在锁紧槽内从而将连接筒体锁紧在基础筒体上。上述锁紧方式结构简单,仅需要一个锁紧环就可以将两个筒体锁紧在一起,但是由于需要在锁紧环的环壁上开设U形缺口以便形成弹爪,这就要求锁紧环的径向尺寸较大,否则将使得弹爪的尺寸较小,致使其刚度不足,容易造成两筒体之间的锁紧力不够。通常情况下,这种结构的锁紧环的径向尺寸至少要做到12mm,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另外,锁紧环是通过其端头上设置的三个弹爪与连接筒体锁紧的,由于采用的是这种三点锁紧的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两筒体受到轴线上的弯曲力时会出现不稳定,同时,当一个弹爪出现损伤时会影响基础筒体与连接筒体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尺寸较小,在实际使用时,弹爪是很容易出现损伤的。采用弹爪进行锁紧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弹爪伸入连接筒体的长度要较长,因为弹爪的弹性,当伸入连接筒体的尺寸较小时,弹爪很难保证连接筒体与基础筒体的同轴度,造成两筒体之间的连接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锁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紧环采用弹爪与连接筒体锁紧时,由于弹爪容易出现损伤而造成锁紧结构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拉锁紧结构,包括基础筒体,基础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固定环槽,固定环槽内强装有C形锁紧环,基础筒体一端套设有解锁滑套,C形锁紧环的对应端伸入解锁滑套的端口,C形锁紧环伸入解锁滑套的端部的周面段为扩口端延伸至端面处的锥面段,解锁滑套的内周面上向内凸设有在解锁滑套相对于C形锁紧环移动时挤压C形锁紧环的锥面段使C形锁紧环弹性内收的推压结构,基础筒体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筒体,连接筒体的内孔周面上具有锁紧环槽,C形锁紧环的对应端头上具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的内端面在C形锁紧环处于舒张状态时与锁紧环槽的槽壁止移顶压配合,所述环形凸沿的外端面为缩口端延伸至端面处的锥面,连接筒体的对应端口部位的内孔周面部分为在连接筒体与C形锁紧环进入配合时与环形凸沿的外端面吻合配合挤压C形锁紧环使其内收的锥面。
所述C形锁紧环的周面上于其锥面段和环形凸沿之间设置有限位轴环,限位轴环的一个端面与解锁滑套的对应端面限位配合,限位轴环的另一个端面与连接筒体的对应端面限位配合。
所述推压结构为设置在解锁滑套的端口处的环形翻沿,环形翻沿的内端面为与C形锁紧环的锥面段吻合配合的锥面。
所述环形翻沿的内周面上设有内凸的冲压变形点。
所述的解锁滑套与基础筒体之间具有止转结构。
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置在基础筒体上的止转键槽与设置在解锁滑套上的内凸的凸点,该凸点卡设在所述止转键槽内。
所述的止转键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环槽的侧壁处,所述凸点处于所述固定环槽的侧壁处并与所述C形锁紧环的端面限位配合。
所述解锁滑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周向延伸的防滑凸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