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401.7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坚;于佩强;刘玉磊;刑成君;郑文耀;王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27/06;B32B27/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磨砂 硬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内装饰(IM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
背景技术
模内装饰(IMD)是指产品在模具内射出成型时,其产品表面同时形成具有装饰图案的工艺技术,一般是预先形成一具有装饰图案的薄膜,然后对该形成有装饰图案的薄膜进行热压成型以形成预定的形状,将该薄膜进行裁切后再置于射出成型模具的模穴内,最好将熔融材料注入模穴内,薄膜与熔融材料相结合并形成具有装饰图案的产品。采用模内装饰所制得的产品,其外观较射出成型后再采用涂装而形成图案的产品具有更强的实体感,并且,图案不存在褪色、脱落等不良现象发生,其广泛用于制造各类产品的外壳。
通常,室内家电装饰的IMD产品以高光泽、透明型硬化膜为主,但这种产品在有些场所,如户外或有灯光的环境下使用时常常遇到由于板材表面反光而造成“眩光”污染,“眩光”污染严重影响IMD产品图案可视性和产品的应用领域。另外,随着人们消费审美观念多元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哑光面板材料进行室内家电装饰。这样一来,哑光、防眩光或磨砂效果的IMD硬化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目前,对硬化进行哑光或防眩光处理,其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在硬化涂层中添加防眩粒子,通过防眩粒子对表面光的漫反射作用达到硬化膜表面呈哑光或磨砂视觉效果。但是,由于所添加的防眩粒子与涂层树脂材料不同属一类物质,其折光系数存在一定差异,防眩粒子会对透射光造成一定程度的折射、大角度散射和吸收,使硬化膜的透光性能会受影响,直接造成IMD印刷图案的清晰度不佳,简单的说就是印刷图案色彩不正、不透,比如黑底不黑、出现灰黑等。
另外,IMD产品在成型时须经过冲压、成型、注塑等过程,如何更好地平衡膜的成型性(柔软性)和表面硬度这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也已成为IMD业内技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和透明硬化层,它通过压印和二次紫外固化,在透明硬化层上压印凹凸花纹;所述透明硬化层厚度为10~20微米;按重量份计,所述透明硬化层包括:35~5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预聚物,1~10份的接枝改性的丙烯酸单体,0.5~7份的光引发剂,0.05~2份的流平剂;30~60份的溶剂。
所述压印和一次紫外固化同时进行。
所述二次紫外固化的紫外照度为300~500mj/cm2。
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预聚物为含3官能度以上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所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单体为为乙氧基、甲氧基或己内基等改性且具有3官能度以上的丙烯酸单体。
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氧烷或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流平剂。
所述溶剂可以是丁酮、乙醇、异丙醇、甲苯、二甲苯、甲基异丁基酮、乙基溶纤素或它们的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压印和二次紫外固化工艺在透明硬化层上压印凹凸花纹、控制硬化层厚度和透明硬化层涂覆配方的组合使用,使本发明提供的产品既产生了磨砂效果,解决了现有产品存在的印刷图案色彩不正、不透问题,又满足IMD的成型拉伸性能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DH-408 35.0份,
EM2411 1.0份,
184 2.0份,
Levaslip 410 2.0份,
丁酮 30.0份,
乙基溶纤剂 30.0份,
向35份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深圳鼎好光化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DH-408)和1.0份的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单体(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EM2411)中,加入2.0份的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骨架结构的流平剂(由德谦(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Levaslip 410),并添加2.0份的光引发剂(由天津天骄化工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184),用60份的包含相对重量用量为1:1的丁酮和乙基溶纤剂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涂布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