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保健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355.0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福嘉丽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健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保健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身体的保健,而具有保健效果的服装面料更是备受青睐;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远红外线的研究也日趋成熟,远红外线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不仅可以在仪器中使用,甚至可以添加在纤维中,然后纺织成具有保健效果的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在市场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具有远红外线保健、抗菌消炎、除臭透气功效的新型保健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保健面料,其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采用了远红外磁性纤维,所述第二经线采用了竹炭纤维,所述纬线采用了罗布麻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经线采用了纤度在2.8dtex到5.6dtex范围内的远红外磁性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经线采用了纤度在3.1dtex到6.8dtex范围内、长度在48mm到96mm范围内的竹炭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纬线采用了纤度在纤度在0.3dtex到0.8dtex范围内、长度在20mm到42mm范围内的罗布麻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经线和所述第二经线是按照1:2的比例进行排列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揭示的新型保健面料,其使用的所述远红外线纤维、所述罗布麻纤维、所述竹炭纤维都能发射远红外线,这样不但可以让面料具有远红外线的保健功能,而且还保留了三种纤维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吸湿保湿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保健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第一经线,2、第二经线,3、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新型保健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新型保健面料,其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线包括第一经线1、第二经线2,所述第一经线1采用了远红外磁性纤维,所述第二经线2采用了竹炭纤维,所述纬线3采用了罗布麻纤维。
所述第一经线1采用了纤度在2.8dtex到5.6dtex范围内的远红外磁性纤维,其利用自身的磁性将远红外线慢慢扩散渗入人体,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从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
所述第二经线2采用了纤度在3.1dtex到6.8dtex范围内、长度在48mm到96mm范围内的竹炭纤维,所述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抗菌抑菌性、抗紫外线性,而且其还具有柔滑软暖、绿色环保、爽滑柔软,手感细腻。
所述纬线3采用了纤度在纤度在0.3dtex到0.8dtex范围内、长度在20mm到42mm范围内的罗布麻纤维,所述罗布麻纤维具有降压、抗癌抗衰老、降血脂、润肠通便利尿、安神助眠、清凉下火、软化血管、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抗抑郁等保健功能,。
所述第一经线1、第二经线2是按照1:2的比例进行排列的,这样可以让面料质地细腻平滑、手感舒适,而且按照一定的排列比例进行纺织可以更好的发挥面料的保健功能。
本发明揭示的新型保健面料,其使用的所述远红外线纤维、所述罗布麻纤维、所述竹炭纤维都能发射远红外线,这样不但可以让面料具有远红外线的保健功能,而且还保留了三种纤维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吸湿保湿等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福嘉丽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福嘉丽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