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3777.6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滨;崔洪武;沈建伟;顾犇;冯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8 | 分类号: | B66B13/08;B66B13/14;B66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门 设置 结构 | ||
1.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包括轿壁、开设在所述轿壁上的安全开口、能够关闭住所述安全开口的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安全门能够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轿壁之间设置有一对沿该轿壁的横向方向间隔分布的连接件,一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所述轿壁相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线均相平行设置,并沿着所述轿壁的纵向方向延伸,该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点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安全门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安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安全门嵌入所述安全开口,并关闭住该安全开口,所述安全门的正面与所述轿壁的壁面相齐平设置;当所述安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安全开口暴露出来,所述安全门位于所述轿壁的内侧,所述安全门的正面与所述轿壁的壁面相平行设置,所述安全门或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轿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该安全门稳定地处于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轮周面上均具有周向凹槽,所述安全门上固定设置有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导轨板,所述导轨板的上下部分别能够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滑动地嵌在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周向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的轮周面上也具有周向凹槽,所述第三滑轮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并和所述第二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的两侧,所述导轨板的上部能够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滑动地嵌在所述第一滑轮的周向凹槽中,所述导轨板的下部能够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滑动地嵌在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滑轮的周向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够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全门上的转动件、开设在所述轿壁与所述安全门相对的上方或下方位置上的插孔、一端部能够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并且另一端部能够插入所述插孔的插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沿所述轿壁的横向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圆盘件,所述多个圆盘件均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全门上,所述多个圆盘件的轴心线均相平行并水平设置,每个所述圆盘件上均转动地设置有一对所述插杆的一端部,所述一对插杆的转动轴心线均平行于所述圆盘件的轴心线,并根据所述圆盘件的轴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轿壁在与所述安全门相对的上方和下方位置上分别开设有能够供所述一对插杆的另一端部插入的所述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盘件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均与同一根连杆相转动连接,该连杆的转动轴心线均平行于所述圆盘件的轴心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圆盘件与所述安全门之间设置有能够提供该圆盘件弹性回复力使得该圆盘件上的所述插杆能够稳定地插入所述插孔中的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还包括能够被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安全门触动从而保持所述电梯的控制电路接通并且能够在所述安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该安全门分离从而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安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轿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合页、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所述第二合页均包括两个转动的叶片,所述第一合页的一个叶片、所述第二合页的一个叶片分别焊接在所述连接板、所述轿壁上,所述第一合页的另一个叶片、所述第二合页的另一个叶片相焊接形成所述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7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非极性有机固体粉剂静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原料匀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