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钻防尘罩的定位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433.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朝阳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3B4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钻 防尘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于电钻的固定部而将电钻的转动部围绕隔离,再供防尘罩连结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电钻防尘罩的定位套。
背景技术
使用电钻所产生的大量粉尘会四处飞散而弥漫于空气中,不仅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影响施工人员的呼吸困难,亦会破坏环境整洁且难以清理;因此,如图1所示的电钻防尘罩10a,其可将电钻20的钻头22包覆于内,并配合该防尘罩上形成有多数个皱褶部,以使该防尘罩按压后具有弹性回复力,故钻头钻孔时,该防尘罩随着钻头的钻入的深度来做伸缩调整,仍能顶抵于钻孔处外,以承接钻孔时所排出的钻屑粉尘,待钻孔毕,则该防尘罩将受皱褶部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回复至将钻头包覆状态且防止钻屑粉尘掉落;然而,由于现有的防尘罩直接定位于电钻20的固定部21,防尘罩整体的轴向尺寸会很长,防尘罩会因钻孔时所造成的振动,而令防尘罩产生大幅的振动,致使防尘罩的抵墙端密合性不佳,降低其防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钻防尘罩的定位套,其具有大幅提升防尘罩防尘效果的功效,且具有提升使用者操作安全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钻防尘罩的定位套,包括有:一套合部,定位于电钻的固定部;以及一支撑部,自该套合部向电钻的钻头的方向延伸,而供防尘罩连结,且将电钻的转动部予以围绕隔离。
此外,进一步于该支撑部形成有与防尘罩内部连通的集尘槽。又,该支撑部内部相对电钻的转动部设置有轴承。另,该套合部紧配定位于电钻的固定部。再一,该支撑部为栅条状或筒状。另者,该支撑部与防尘罩螺合连结。再者,该定位套可透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大幅提升防尘罩防尘效果的功效,且具有提升使用者操作安全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钻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a、10b防尘罩
20电钻
21固定部
22钻头
23转动部
30定位套
31套合部
32支撑部
321集尘槽
3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定位套30可透光而包括有:一套合部31,紧配定位于电钻20的固定部21;以及一栅条状或筒状的支撑部32,自该套合部31向电钻20的钻头22的方向延伸,而供防尘罩10b螺合连结,且将电钻20的转动部23予以围绕隔离(可供使用者握持),另于该支撑部32内部相对电钻的转动部23设置有轴承33,可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而减少振动;又,进一步于该支撑部32形成有与防尘罩10b内部连通的集尘槽321。
基于上述构成,本发明的设置可让防尘罩10b的长度缩短,有效降低防尘罩10b因钻孔所造成的振动,俾使防尘罩10b的抵墙端稳定密合,而具有大幅提升防尘罩防尘效果的功效。再者,由于电钻20的转动部23被围绕隔离,使用者可直接握持于本发明的定位套30,另具有提升使用者操作安全的功效。又,本发明的集尘槽321可让钻孔时所产生的钻屑粉尘集中,方便后续的粉尘清洁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朝阳,未经陈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