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制备的病毒疫苗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246.5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颖;黄宇闻;邵俊杰;张敬敬;钱开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血液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K39/29;A61K39/21;A61K39/245;A61P37/04;A61P31/20;A61P31/14;A61P31/18;A61P31/22;C12N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5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甲蓝 光化学 病毒 方法 制备 疫苗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苗领域,具体涉及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制备的病毒疫苗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高达万亿元。但由于病毒的严格细胞内寄生特性及病毒复制时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许多功能,使得具有能抑制病毒复制而不影响细胞功能的安全、特异、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非常缺乏。已有研究表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清除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特异性细胞免疫成为治疗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策略。
治疗性疫苗通过将病原体的抗原成分或相应组分接种机体,从而激发、增强和调控机体抗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开发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潜在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现有技术的改造抗原、组建新的免疫原、改变抗原呈递及加工过程,诱导生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的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在抗病毒治疗中备受推崇。但疫苗从生产开始就已经有了固定的抗原表位,病毒持续性感染机制之一是出现编码其中和性抗原决定簇的基因变异株,由于变异株能够逃逸原有病毒已诱导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因此病毒的变异株不能被清除,从而使病毒持续存在,导致疾病的无法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制备的病毒疫苗在制备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反应并刺激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制剂中的应用。
较优的,所述细胞因子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本发明的病毒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提高患者体内TNF-α和IFN-γ的含量。
较优的,所述病毒疫苗是采用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灭活含病毒的血浆后获得的。
更优的,所述含病毒的血浆来源于患者。
较优的,所述病毒选自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或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多种RNA和DNA病毒。
较优的,本发明的病毒疫苗的使用方法选自以下任一:
方法一:应用血浆单采仪,分离血浆并对血浆进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处理,将处理后的血浆回输给患者,为一次疗程。更优的,该方法一个过程可针对全部血液循环中的血浆进行灭活,处理血浆中的亚甲蓝可以滤除也可以不滤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时间点再次进行灭活,以巩固、加强治疗效果。
方法二:1)首次分离血浆200~400ml,并进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处理,灭活处理结束后滤除亚甲蓝,冷冻保存;2)1~4周后再次分离血浆,所分离的血浆量为上次分离血浆量的1~2倍,血浆的处理方法与首次分离的血浆方法相同,同时将上次病毒灭活处理后保存的血浆进行回输;3)重复步骤2),直至置换血浆量为2800~3200ml,即全部血浆量,为一次疗程。
更优的,方法二的冷冻保存温度为-20℃。
较优的,所述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为:向5~1000ml含病毒的血浆或溶液中加入亚甲蓝并调整终浓度为1.0~100μmol/L,密封条件下,4~37℃震荡,30000~35000Lux可见光照射处理30~45min。
本发明的病毒疫苗通过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灭活含病毒的血浆,并且含病毒的血浆在进行前述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前,要加入常用剂量的抗凝剂,防止灭活过程中血液的凝固。
本发明的病毒疫苗的抗原物质来源于患者体内的病毒,因此本发明的疫苗具有针对于不同患者的特异性和针对性,这要优于由固定抗原、抗体构成的疫苗。疫苗由亚甲蓝光化学灭活方法制备获得后,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有效刺激细胞免疫应答,促进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的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着良好的抗病毒应用前景。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技术,可对多种DNA和RNA病毒都具有灭活作用。因此由亚甲蓝等光化学灭活方法制备的疫苗可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HCMV)、人嗜T细胞病毒(HTLV)等多种病毒性疾病患者的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亚甲蓝光化学灭活技术在很多血站已广为应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昂贵的药物,若结合单采血浆技术,即能一次实现全部外周血中的病毒灭活,可产生大量被灭活的病毒,而该项操作可反复进行,不断加强、巩固免疫效果,临床治疗实践中可针对每个患者体内不同的病毒株,发挥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有着良好的抗病毒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含量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血液中心,未经上海市血液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