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644.5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欣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4H4/12;C02F1/50;C02F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1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泳池 臭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数负荷较高、卫生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游泳池的消毒方法有氯化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碘化消毒以及缓释溴片消毒, 其中氯化消毒是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方式,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氯片以及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剂,一般以池水中的余氯量0.4-0.6mg/L进行控制。而臭氧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氧化剂之一,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水中及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细菌,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广谱效杀菌消毒剂,臭氧消毒杀菌机就是利用雷击放电产生臭氧之原理,以空气为原料,采用沿面陡变放电技术释放高浓度臭氧,达到消毒的效果。对于卫生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的游泳池来说,选用臭氧消毒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可以实现长期自动投加臭氧,达到游泳池安全消毒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衡水池,均衡水池通过水管与游泳池相连,均衡水池的水通过循环水泵一路打入至臭氧混合器,另一路再通过加压泵、负压臭氧投加器也打入至臭氧混合器,臭氧混合器的出水管连接至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管经加热器后进入游泳池,所述负压臭氧投加器与臭氧发生器相连。
前述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水泵3的出口设置PH值探测测器和氯探测器。
前述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的出水管路上设置有PH调整投加装置和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
前述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顶部安装有臭氧尾气处理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循环水过滤与残余臭氧吸附过滤的全流量臭氧消毒系统,实现循环水全部进行消毒,达到游泳池安全消毒的目的,适用于人数负荷较高、卫生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的游泳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8,还包括均衡水池2,均衡水池2通过水管与游泳池1相连,均衡水池2的水通过循环水泵3一路打入至臭氧混合器18,另一路再通过加压泵4、负压臭氧投加器5也打入至臭氧混合器18,将臭氧与循环水充分混合,臭氧混合器18的出水管连接至多介质过滤器6,在多介质过滤器6内通过活性炭等过滤物质吸收多余的臭氧,多介质过滤器6的出水管经加热器7后进入游泳池,所述负压臭氧投加器5与臭氧发生器8相连。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可以辅加以氯消毒,所以在所述循环水泵3的出口设置PH值探测器13和氯探测器14,用以检测氯的投加量,通常氯投加量按允许余氯量计算。
加热器7的出水管路上设置有PH调整投加装置10用以控制循环水的PH值,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11用于投加长效消毒剂。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6的顶部安装有臭氧尾气处理器17用于排放多余的臭氧。
负压臭氧投加器5投的自动控制系统用以控制臭氧的投加量,PH调整投加装置10、PH值探测器13的检测结果引入到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协调控制臭氧投加量。臭氧的投加量为0.6-1.0mg/L,池中水不超过0.01 mg/L,池上空气中不允许超过0.1 mg/L。
在多介质过滤器6的出口处及从加热器7返回游泳池的水管路上设置有臭氧监测器16,用于监测臭氧的浓度。
混凝剂投加装置9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泵3的出口。风泵12的出口连接至多介质过滤器6的出口。
另外臭氧发生器8安装在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不高于35℃的单独房间内,房间内设置紧急切断电源、环境臭氧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输送臭氧气体和臭氧溶液的管道采用耐腐蚀管道。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适当的替换或修改是显而易见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属的权利要求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欣,未经李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叶蔬菜收割机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双座四轮电动车的伸缩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