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杀烟粉虱的粘虫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221.3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肖留斌;谭永安;柏立新;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A01N65/08;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蔡晶晶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杀 烟粉虱 粘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杀烟粉虱的粘虫板,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粘虫板与苘麻提取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用于防治烟粉虱。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具有严重危害性的l4种外来入侵昆虫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以来,已在各地广泛发生,成为棉花、蔬菜、烟草、花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致灾因子。生产上烟粉虱的防治一直依赖化学防治,但随着其抗药性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下降,成本逐步提高。因此,发展烟粉虱可持续防治新技术非常迫切。视觉和嗅觉是昆虫定向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们也充分利用昆虫定向行为中的视觉和嗅觉作用进行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烟粉虱对黄色等颜色具有较强的趋性。目前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体系中,利用色板诱杀烟粉虱是控制烟粉虱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烟粉虱具有繁殖力强,短期内大量爆发的特点,在发生量较低时黄板诱杀可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在发生量较高时,单纯依靠黄板诱杀无法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诱杀烟粉虱的粘虫板。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诱杀烟粉虱的粘虫板,包括黄色粘性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正面分散的涂覆有苘麻提取物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苘麻提取物溶液涂覆于底板正面的四角及中心处。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属锦葵科苘麻属,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申请人发现,苘麻植株对烟粉虱等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如在大豆、棉花、甘蓝田种植苘麻诱集带能较好起到诱集烟粉虱的作用,通过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烟粉虱诱集带能有效的将烟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种植苘麻诱集带虽可起到诱杀防治烟粉虱的效果,但对农业操作、农业耕作布局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苘麻对烟粉虱的诱集作用主要是其体内的引诱活性物质散发气味,提取其体内的活性物质,并与粘虫板相结合,不仅可增加粘虫板诱虫效果,同时可减少化学农业的使用,开拓该项技术可为烟粉虱的可持续治理增添新途径。
本发明利用黄色粘虫板和苘麻提取物之间的互补作用,形成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诱杀组合,具有增效、无毒、专一性强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其中,所述苘麻提取物溶液的质量配比如下:
苘麻提取物 0.05%-0.4%;
有机硅 0.2%-0.8%;
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苘麻提取物溶液优先的质量配比如下:
苘麻提取物 0.1%-0.2%;
有机硅 0.4%-0.6%;
其余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苘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收割苘麻叶片,并清洗、烘干;
第二步——用植物粉碎机对烘干的苘麻叶片粉碎;
第三步——粉碎后得到的苘麻叶片粉剂置入索氏提取仪中,用乙醇对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80℃-84℃,萃取时间12小时,苘麻叶片粉剂与乙醇的比例为:每50g苘麻叶片粉剂加入250ml-300ml乙醇。
第一步中,清洗后的苘麻叶片在温度45℃下烘24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一黄板诱杀相比,该组合对烟粉虱诱杀作用增效明显,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2)与种植苘麻诱集带相比,减少了耕地占用及农事操作的繁杂,适宜大面积应用;(3)可替代高毒性农药,并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例是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明确苘麻提取物对粘虫板诱杀烟粉虱效果的提高作用。
供试粘虫板:黄色粘虫板,河北省沧州市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长方型,大小为20×30cm。
供试有机硅助剂:100%有机硅,农用增效喷雾助剂,惠州市中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苘麻提取物:将供试苘麻叶片收割、清洗、晾干,于45℃下烘24h。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公司)粉碎,粉碎后用乙醇(供试植物粉剂50g+乙醇300ml)于索氏提取仪中,82℃提取12h,提取物在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试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用码垛机的编排机构
- 下一篇:压缩毛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