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9534.5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新;周友龙;刘力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1/20;C21D1/32;C21D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高速钢 韧性 热处理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钢件经退火预处理,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再施以复合最终热处理,其特征在于:预热处理采用等温球化退火;机械加工成型后的复合最终热处理步骤为:加热奥氏体化后等温油淬,然后深冷处理至少24小时,再经二次循环520~600℃加热分级淬火后深冷处理,最后在520~600℃保温1-2小时回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在盐浴炉或真空炉或有保护措施的加热炉中进行,工序为:加热到950~1000℃保温,保温时间为工件的有效厚度或直径乘以2~3min/mm,但不少于1小时;然后降至在退火等温转变曲线上奥氏体分解转变为珠光体速度最快的温度保温3~5小时,最后炉冷至550℃出炉空冷;得到索氏体基体和较均匀分布的细小粒状碳化物的球化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最终处理的等温淬火为:850~900℃预热后加热到1150~1300℃奥氏体化,转移至下贝氏体转变温度等温1~1.5小时油淬,该处理均在盐浴炉或真空炉或有保护措施加热炉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最终处理的深冷处理方法为:从室温快速冷却到-160~-190℃,保温24小时或以上,然后取出放在室温水中,待温度回复到室温;深冷处理采用液氮作为深冷介质,深冷方式为气体法,使工件与液氮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最终处理的二次循环520~600℃分级淬火+深冷处理为:在520~600℃保温1小时油冷至室温,然后从室温快速在-160~-190℃深冷处理24小时后取出放在室温水中,待温度回复到室温,该处理过程循环二次;其中520~600℃加热在盐浴炉或真空炉或有保护措施加热炉中进行;深冷处理采用液氮作为深冷介质,深冷方式为气体法,工件与液氮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所述最终处理的520~600℃回火为:在盐浴炉或真空炉或有保护措施加热炉中加热到520~600℃,保温1-2小时回火。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之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钢为W6Mo5Cr4V2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5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芯体
- 下一篇:一种逆流减内压管道换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