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接收机的单片机控制均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617.2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袁发农;叶黎达;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高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48 | 分类号: | H04B10/148;H04B10/158;H04N7/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 |
地址: | 2155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线电视网络 接收机 单片机 控制 均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接收机的单片机控制均衡电路,属于有线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双向网络改造的一种基于有线电视光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至2009年底,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1.74亿户。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6月6日,我国通过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于7月1日确定了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三网融合实现后,广播电视网不仅可以提供电视节目,还可以提供互联网和语音通信业务。对于互联网和电信网络而言,也可以更好地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分享广播电视网丰富的节目资源。国家广电总局要求HFC双向网络改造一个是基础传输网络改造,其中有基本实现光纤到楼,逐步实现光纤到户。随着HFC网络的不断升级和改造,光纤网络以低廉的价格、更广的覆盖范围、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小的故障率,迅速取代同轴电缆。这样在HFC网络中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就成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在这里我就根据新一代广电网络的发展开发一款超低光功率接收有线电视网络光接收机的单片机控制均衡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网络结构简单、维护量少的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接收机的单片机控制均衡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接收机的单片机控制均衡电路,包括电感L1-L3、电容C1-C15、电解电容C16、双二极管D1、D2、发光二极管D3、三极管V1、电阻R1-R14、信号耦合器Z1、芯片Q1、U1、控制单元U2和插座JP1、JP2,其中U1为PIC16F887-04单片机芯片, U2为GSD-008显示控制单元,Q1为MCP1541电压基准芯片,芯片U1的2-5、12、13、19-21、23-27、30、31、33-35、37、42、43脚悬空,芯片U1的8、9、10、11、14、15脚分别接控制单元U2的2、3、4、9、8、7脚,芯片U1的16脚接插座JP1的1脚,芯片U1的17脚接插座JP1的2脚,插座JP1的3脚接直流电压+5V,插座JP1的4脚接地,插座JP1的5脚接芯片U1的18脚、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15的一端、芯片Q1的Vin脚接直流电压+5V,芯片Q1的Vss脚、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Q1的Vout脚接电容C14的一端、芯片U1的22脚,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6、29脚接地,芯片U1的7、28脚接直流电压+5V,芯片U1的1脚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插座JP2的2脚,插座JP2的1脚接直流电压+5V,芯片U1的44脚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插座JP2的3脚,插座JP2的4脚接地,芯片U1的32脚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发光二级管D3正极,发光二级管D3负极接地,芯片U1的38、39、40、41脚分别接控制单元U2的10、11、12、1脚,控制单元U2的5脚接直流电压+5V,控制单元U2的6脚接地,芯片U1的36脚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1基极,三极管V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1集电极接电阻R5、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直流电压+24V,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9、C10、C11的一端、电解电容C16正极、电阻R4的一端,电容C9、C10、C1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16负极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容C7、C8、电感L3的一端,电容C7、C8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双二极管D1正极、电感L1、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输出信号到衰减电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阻R1、R3的一端、双二极管D2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双二极管D1负极、信号耦合器Z1输入端,信号耦合器Z1输出端接电容C1、C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前级放大电路,电容C5的另一端接电感L1的另一端,信号耦合器Z1中心抽头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感L2的一端、双二极管D2正极、电容C6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阻R8、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电阻R9、R14的一端,电容C12、C13、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接直流电压+24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高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高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采集系统
- 下一篇: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信号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