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772.9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文;黄健荣;黄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23/04;A01G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系 容器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育苗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全根系容器育苗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苗木生产主要是在苗圃里,以地栽方式进行,简称为地苗。它与盆栽苗比较,具有一次种植,根系生长快速,而且具有植株枝叶生长量大,人工管养成本较低的优势。由于地苗的根系生长通常呈无序状态,没有一个可控的范围,因而,当苗木长大以后,需要出圃起苗时,常要进行断根处理,才能挖出适宜运输的苗木土球,以便于装车作长距离运输。为了保持树体根系和树冠的营养和水分代谢平衡,保证地栽苗出圃成活率,随之必须剪除部分乃至大部分枝叶,从而导致苗木的整体树形和长势遭到严重破坏,一般要1-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普通苗圃栽培,移苗时常带走大量肥沃耕层熟土,如移植一亩80厘米高的乔灌木,带走约80吨的表土,不但增加运输费用,长期种植苗木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大,直接影响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苗木出圃移植的成活率和质量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全根系容器育苗法,包括筛选苗木植株、移植苗木植株至栽培容器地表、栽植、灌溉、容器外根系保护和整理、出圃,栽植容器内、栽植容器与种植台预留有生长空间,在苗木植株根系较小时,用PVC管材或木板紧抱土球,待苗木根系包裹土球成网状时,再分两到三次抽出木板,使容器分步扩容。
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容器苗栽培地表是自然可排水的混凝土平地。
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容器苗栽培地表是在平整泥土地上铺上厚质薄膜,再在平整的薄膜上回填10cm厚的疏松基质。
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疏松基质为泥炭土或者疏松园土或腐熟的木糠的其中之一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容器直径小于2.3米,容器高度和宽度比值一般为0.7~1.3,容器下半部应当留2~5个排水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在苗种生长较缓慢的季节,所述的移植应适度切断主根,以促进侧根生长,并呈网状包裹土球。
进一步的,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灌溉采用两点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进一步的,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容器外根系保护是指每隔一个月梳理容器外的根系,使根系沿该植株盘绕生长,并及时在容器外基部回填种植基质并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进一步的,上述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所述的出圃是指植株四周都有容器外生根(又称“抛锚根”),分成几个不同方向作自然成卷绑扎,并固定在植株的土球上,实现全根系苗木出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提高苗木出圃移植的成活率。
2、本发明所提供的全根系容器育苗法避免地栽苗根系无序生长,从而实现移植时根系不受损伤,达到苗木的全冠移植效果,大大提高苗木的出圃质量。
3、全根系苗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容器培育的全根系苗木起运方便,可以打破淡旺季之分,实现苗木的周年供应;缩短园林绿化施工周期。据目前苗木市场的实际情况显示,对于同规格树种,假植苗价格通常为地栽苗的2~5倍。
4、以人工基质替代土壤,不受当地土壤条件限制,这种全根系容器育苗法适用于盐碱土、废弃地、风沙地和其他不良土地的最经济的一种高效利用方式。
发明原理:
苗木移植后成活的关键技术是保持地上部分(枝叶)和地下部分(根系)的水分动态平衡,并且一般由根系的保存量决定了枝叶的保存量,如果移植或栽培过程中,根系严重受损,引起水肥吸收能力骤降,通常会导致枝叶数量萎缩,枯黄脱落。因此在苗木生产时,保持苗木根系生长良好是实现苗木枝叶生长茂盛的关键;在苗木移植时,如何尽可能保护苗木的根系完整性,是实现苗木全树冠的重要措施。全根系容器育苗法原理一是分步释放容器内的根系生长空间;二是有效控制容器外根系(又称“抛锚根”)生长保持独立,防止不同植株之间根系生长交织成网状,避免在植株移植时难以分割而造成根系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米夫定控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海洋激光光能站天气调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