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镜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104.6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廖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舒雄文;蹇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且特别涉及一种投影镜头。
背景技术
随科技进步,微型投影镜头(Pico Projection Lens)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之一。微型投影镜头主要市场定位在可携带的个人电子产品,因此低价格也成为重要的因素。另外,微型投影机的重要特色是光源由传统的高压汞灯(UHP)改成环保省电的发光二极管灯源。然而,在体积缩小的同时又希望能保有高亮度,因此代表着镜头有较小的数值孔径(F number),一般多为2.4。为了获得更高的光通量,数值孔径必须缩小,其中使用大光圈镜头是另一有效的方法。但是,孔径变大的同时镜片也相对变大,进而造成像差急剧增加,因此光学设计上困难度也就大大提升。一般来说,许多专利通常是使用非球面镜片来矫正像差或是增加镜片,如此一来,便会与减少成本的目标相互违背。
此外,微型投影镜头除了具有上述趋势外,另一重点就是短焦(Short Throw Ratio)。意即在相对短的投影距离,可投影出大的画面。然而,大的投影角将使得光学像差大幅度增加,因而在光学设计上矫正像差亦会变得困难。
美国专利公告号第5933280号揭露一种投影镜头,其包含五个透镜,第一透镜为非球面、第二透镜为非球面、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第四透镜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为非球面,其中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大于整个光学系统的屈光度的70%以上。此外,透镜使用低分散高折射材料惯用于绿色画面的投影镜头、高分散高折射材料则用于红色以及蓝色的投影镜头。
美国专利公告号第7075622号揭露一种投影镜头,其包含六个透镜,依序为负的第一透镜、正的第二透镜、负的第三透镜、负的第四透镜、正的第五透镜以及正的第六透镜,其中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40。另外,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具有消除轴外慧差、像散以及畸变,其中适当地排列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可以使进入第四透镜的光几乎平行于光轴而使进入第四透镜的光不会有色差的发生。
美国专利公告号第6124978号揭露一种投影镜头,其为一高斯结构并包含六个透镜,其中这些透镜依序为正屈光率的第一透镜、负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包含负屈光率的透镜以及正屈光率透镜、正屈光率的第四透镜以及正屈光率的第五透镜。特别的是,此结构可以达到校正像散、孔径数值小以及光学结构总长短的目的。
美国专利公告号第7679832号揭露一种投影镜头,其由五个透镜所组成。这些透镜依序为负屈光率的第一透镜、正屈光率的第二透镜、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三透镜,该第三透镜包含正屈光率的透镜及负屈光率的透镜、以及正屈光率的第四透镜。此投影镜头可以达到光学结构总长短、可视角广以及分辨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镜头,其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与小体积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其包括由放大侧至缩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负、负、正、负、正。第四透镜的屈光度大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屈光度。另外,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d且焦距为f4,而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中投影镜头满足0.45<|f4/(f5×Nd)|<1.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而第五透镜靠近缩小侧的表面至图像处理元件之间的距离为dBF,其中投影镜头满足0.45<dBF/f3<1.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至少各有一表面为非球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至少其二各有一表面为非球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各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凸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各表面为非球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面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燃煤发电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