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3716.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磐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86 | 分类号: | B03C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左明坤 |
地址: | 46724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除尘 器用 内撑紧式 阳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除尘设备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 板。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尘电离的设备,气流中的粉尘电荷在电场作用下 与气流分离。阴极由不同断面形状的金属导线制成,叫放电电极。阳极板由不同几何形状 的金属板制成,叫集尘电极。
如图1所示,现有的静电除尘器的阳极板包括由两个横梁1’、两个纵梁2’、若干个第 一支撑纵梁4’、一个加强横梁5’连接组成的矩形框架和焊接于矩形框架前后侧面的两个 钢材面板3’,各第一支撑纵梁4’焊接于两个横梁1’之间,加强横梁5’焊接于两个纵梁 2’之间,面板3’的厚度一般为≥0.8mm。由于焊接工艺的局限,将两个面板3’焊接于框 架上时容易变形,从面导致阳极板的平面度达不到使用标准,并且焊接工艺复杂,导致阳 极板的加工效率低,且由于面板3’的焊接厚度厚且加工不容易一次呵成,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其可以保证阳极板的平面度达 到标准、加工效率高且节省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包 括平行的第一、二横梁,其中还包括若干个长度可伸缩的支撑组件和一个筒形极板,若干个 所述支撑组件垂直固定于第一、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二横梁和若干个所述支撑组件组成 矩形框架,所述极板沿第一、二横梁的长度方向套在矩形框架的外表面撑紧后形成矩形薄管。
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其中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包括第一、二、三钢管, 所述第一、三钢管分别套在第二钢管的内腔两端,所述第一、三钢管之间的第二钢管内腔设 有细牙螺母和调整块,所述细牙螺母固定于第一钢管的端部,所述第一钢管的内腔设有细牙 调整螺栓,所述细牙调整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钢管后与细牙螺母螺接,所述第一钢管穿过并 固定于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所述第三钢管垂直固定于第二横梁或第一横梁上,所述极板上 设有若干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各第一钢管相通。
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其中所述调整块的膨胀系数大于极板的膨胀系数。
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其中相邻所述支撑组件相互平行且安装方向相反。
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其中所述第一、二横梁均为矩形管或C形管, 所述第一、二、三钢管为圆管或方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通过长度可伸缩的若干个支撑组 件与第一、二横梁组成矩形框架,在安装筒形极板时,先将各支撑组件的长度收缩,使矩形 框架的宽度变短,将极板沿第一、二横梁的长度方向套在矩形框架外表面,然后再调整各支 撑组件的长度,使矩形框架的宽度逐渐变长,直到极板套在矩形框外表面撑紧后形成矩形薄 管即完成,加工后的矩形薄管厚度为0.4-0.8mm之间,比现有的面板厚度薄,节省材料,且 可以加工一次呵成,其既保证了阳极板的平面度达到标准、又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静电除尘器用阳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的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B-B向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4的C-C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静电除尘器用内撑紧式阳极板包括平行的第一横梁1和第二 横梁2、若干个长度可伸缩的支撑组件3和一个筒形极板4,各支撑组件3分别焊接于第一横 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各支撑组件3相互平行,相邻支撑组件3的安装方向相反,第一横 梁1、第二横梁2和各支撑组件3共同组成矩形框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磐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磐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3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